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42953
  • 作      者:
    唐盛昌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唐校长《终生的准备与超越》以“终生的准备与超越”命名,意味着上中校长为超越世界名校做着终生的准备。相信读者能够于书中有所获益。书中许多观点新颖,发人深思,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唐盛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学数学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数学学科组组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及教育硕士学位兼职导师。1993年,创办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管理的国际学校——上中国际部。因在国际教育方面探索成绩突出,被国际文凭组织聘请为“国际文凭组织校长委员会”“亚太地区校长委员会”“亚太地区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为《中国当代家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宣传中国当代教育家的事迹为主,反映教育家的成长,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撰写的《终身的准备与超越》从自己的学生时代谈起,追忆学习、成长、从教、治校的历程,回首励精图治,重铸上中辉煌的岁月。“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一本‘书’,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科书’,则是启蒙孩提人生的‘钥匙’。”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命运压不弯的腰——意志磨炼<br>    人们常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错。但是,能这样说的人一定是一<br>    个已经超越了苦难的“过来人”,是一个强者。因为只有在超越了苦难之后<br>    ,才能够淡然一笑,把它当作财富珍藏起来。而对于弱者来说,苦难就是苦<br>    难,它永远都是痛苦,不可能变成财富。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爱”<br>    和“意志”是对人生困难的解答。一旦拥有了顽强的意志,就没有战胜不了<br>    的困难。现在我想来,在我30岁时那持续了一年多的痛苦折磨,也许正是命<br>    运对我的考验。<br>    这次刻骨铭心的意外发生在我的事业开始出现了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之<br>    时。<br>    1962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晋元中学任教。那一年我刚满21<br>    岁。晋元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要先在初中部锻炼一下<br>    ,有了一些经验之后,再从中择优安排进高中部任教。而我一来到这里,就<br>    被直接留在高中部任教。<br>    人们常说,社会上有两个职业是靠经验吃饭的,一个是医生,一个就是<br>    教师。如果用这种思想来推想,那么青年教师缺少的正是取得经验这一最重<br>    要的环节。为了弥补在教学经验上的欠缺,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把老教师<br>    的经验和我的新点子、新方法相融合。这样,不但做到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br>    之短,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很快,我就在业务上成熟起来了,而且具<br>    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br>    就在我扬帆破浪时,命运突然向我发难。1970年,身体一向没什么大问<br>    题的我患了腰椎间盘突出,拍出的X光片子显示,我的整个脊椎呈现出可怕<br>    的S形,我的腰完全直不起来了。<br>    这是命运对我的又一次考验。古人云:“三十而立。”30岁,对于男人<br>    来说,应当是成家立业的大好时光;是告别了毛头小伙子的浮躁,走向成熟<br>    稳重的黄金时期。而我,却恰好在这个年龄得了这种病。当时对我的打击之<br>    大,是可想而知了。家人急得为我四处求医。我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大大<br>    小小的医院。得到的答复是一样的:治疗的方法就是手术,通过开刀来重新<br>    定位。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腰椎间盘突出当然已不是难以攻克的医学难<br>    题,手术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但在那个无论是医疗设备还是医学<br>    水平都非常有限的年代,手术后残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听了医生为我分<br>    析利弊后,我决定还是采取保守疗法——做牵引、锻炼、推拿,尽管这样,<br>    医生认为我的腰能够直起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br>    但我就是不信邪:我不能残疾,我必须战胜它。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br>    难道我今后的大半辈子就要这样度过吗?我不甘心!我性格中的执拗、倔强一<br>    下子被激活了。我开始了坚持不懈的推拿和锻炼。所谓推拿。就是要凭借外<br>    力把突出的骨头推回原位,硬生生地把已经弯了的腰压直。每次推拿,我和<br>    按摩师两个人都会满头大汗。他是累的,而我则是疼的。但却收效甚微,总<br>    是刚推拿完的时候觉得好了一些,但过一会儿,腰就又弯下去了。但我依然<br>    没有放弃。为了不影响上班,每天清晨五点,我都会准时地来到公园进行锻<br>    炼,打拳、拉腿,每次都要进行一两个小时。无论怎么疼痛,我都强忍着,<br>    一声不响。豆大的汗珠很快就浸湿了我的衣服。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着。心<br>    里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催我:  “不要放弃!不要放弃!坚持住!”我知道,<br>    这个声音就是那个从不肯认输的我!今天看来,我的个性是很争强好胜的,<br>    太顺利了,没有对手,我反而会丧失战斗力。对我来说,困难越大,压力越<br>    大,就越能激发出我身上的潜能和战斗力。而现在,我最大的对手就是病魔<br>    。我身上所有的战斗细胞此时都活跃起来,信念和直觉告诉我:我一定能战<br>    胜病魔,我的病一定能痊愈!更令我力量倍增的是,就在别人都认为我的病<br>    没有任何希望时,一位好姑娘默默地来到我的身边,安慰我、支持我、鼓励<br>    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振作呢?<br>    就在我屡战屡败之时,一位好心人给我带来了新的机缘。这位好心人就<br>    是当时晋元中学食堂的陆师傅,他给我介绍了一位“奇人”。<br>    P13-14
展开
目录
    序<br>    引言<br>    第一章  攀登是终生的准备与超越<br>    一、逆境可能成为财富<br>    坐在最后一排的少年——博览群书<br>    竞争出来的修养——陶冶艺术修养<br>    命运压不弯的腰——意志磨炼<br>    风暴中的苦读者——自我发展<br>    二、从做一个好教师起步<br>    文科班里的故事——提炼经验<br>    最早的双语课——探索教学<br>    船模能手和数学天才——锤炼人才<br>    “八级钳工”和打架大王——关爱后进<br>    道路在笔下宽广——开拓领域<br>    十年不息的电波——传播思想<br>    三、校长需要专门素养<br>    无憾的告别——业务精湛<br>    受命于危难之际——人格完善<br>    张军令状——决策果断<br>    上中一哈佛——开拓有方<br>    但取一瓢饮——洞察敏锐<br>    四、中国校长活跃在国际舞台<br>    舌战华盛顿——树立形象<br>    西西里岛上的灯光——宣传优势<br>    日内瓦的中国声音——占有席位<br>    费城思考——借鉴经验<br>    第二章  教育首先要促进人的精神成长<br>    一、学校是养育学生中国根的沃土<br>    留美博士的短暂一生——培育民族之根<br>    世界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的成长<br>    ——培育学力之根<br>    激情在那一刻进发——培育文化之根<br>    校园无特权——培育民主之根<br>    一时负责还是一生负责——培育德性之根<br>    二、资优生德育任重而紧迫<br>    回报母爱——继承传统美德<br>    首张“残障人地图”问世——承担社会责任<br>    蓝天下的挚爱——树立科学发展观<br>    1124小时生存训练——增强心理素质<br>    11做真正开放的中国人——开阔国际视野<br>    三、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br>    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责<br>    “我的发展拭目以待”——发掘潜质<br>    德智体美一样都不能少——全面发展<br>    顾此不可失彼——意志磨炼<br>    宽松环境促进主动发展——勇于创新<br>    扬威世界的经验之谈——体验成功<br>    第三章  国际教育就是我们的机遇<br>    一、中国人能够办好外国人子女学校_146<br>    新的奶酪就在我们身边——发现机遇<br>    “上海中学只此一所”——巧借东风<br>    18个学生的学校——发挥优势<br>    社会的宽容是有限度的——加速发展<br>    二、IB是通往国际教育的快车道<br>    第一个访问IB英国总部的中国人<br>    ——走向新起点<br>    六角形带来的启示——创设新课程<br>    倾听每一个声音——以学生为本<br>    细微之处显关怀——评价人本化<br>    三、国际教育必须突显中国特色<br>    入门时的量体裁衣——知己知彼<br>    中国结,中国心——中国情结<br>    “要教中文,更要教中国文化”<br>    ——文化熏陶<br>    哈佛少年谢理维——多维教学<br>    无边的圆——管理重责<br>    你们就是21世纪的学校——世界认可<br>    第四章  时代召唤数字校园<br>    一、学校务必踏准信息技术发展的节拍<br>    市长的视察——参照世界一流<br>    “一步到位”还是“滚动更新”<br>    ——讲究投资策略<br>    “神仙会”——发挥智库能量<br>    从“无线网”到“MP网”——寻找适用技术<br>    由图书馆到信息中心——引人海量资源<br>    数字化实验室——拓展运用空间<br>    二、教学与技术的整合是数字校园的核心<br>    旷整合”之道——明确应用导向<br>    “五用主义”——推动课堂应用<br>    马会总裁的疑惑——开发适用课件<br>    “你要我做”和“自己要做”——建立学科平台<br>    学问的平台——构筑学习平台<br>    三、让数字技术浸润学校的每一个角落<br>    运动会和手提电脑——动态追踪<br>    “生命力”的追求——空问互动<br>    木马客——网络管理<br>    活力在于“更新”——形象展示<br>    “我们已经上了新闻!”——国际交流<br>    第五章  课程教学彰显个性<br>    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br>    每人都有一张课程表——促进个性发展<br>    研究性学习——鼓励主动探究<br>    搭建高科技的平台——传授最新知识<br>    编写我们自己的教材——开发校本教材<br>    寓教育于评价中——实施分层评价<br>    二、高选择性是现代课程的特征<br>    打造双重课程——系列选择<br>    前进的阶梯——层次选择<br>    色彩斑斓的芳草地——科目选择<br>    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评价选择<br>    三、立意·思辨·互动是我们教学的策略<br>    “渔”的艺术——意境为魂<br>    思维教学进发出的力量——思辨固本<br>    双语的奏章——形实益彰<br>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走”为上策<br>    第六章  管理就是在有限资源中激活能量<br>    一、激励是造就一流队伍的必要<br>    我漂亮,我自信——令人羡慕的职业<br>    不设首席教师——以质为主的分配<br>    星光灿烂——强化服务的评价<br>    触底反弹的积极性——抑制因素的化解<br>    一花独放不是春——最大活力的群体<br>    二、人力资源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br>    人才就在身边——用好优势能量<br>    年轻人,我相信你行——激活青年潜力<br>    龙门歌谣——促进专业发展<br>    谁都可以试试——创设轮岗机制<br>    “借用外脑”——整合校外资源<br>    三、学校管理要突出经营的思想<br>    教改的新节奏——高效率的指标<br>    中学办全国大赛——高效能的组织<br>    “好日子工程”——高效益的过程<br>    结语<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