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化学教学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171705
  • 作      者:
    王克勤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教学论立体化系列教材:化学教学论》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积累基础上编写的化学教学论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五个部分。开篇,主要讲述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设置目的;理论篇,主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技能篇,重点讲述化学教学设计技能、化学教学实施技能;实践篇,主要讲述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测量和评价、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展望篇,主要介绍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全书以开篇、理论篇、技能篇、实践篇和展望篇为一级主题,统领课程内容,其内容体系新颖、课程目标明确、富有时代气息,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教学论立体化系列教材:化学教学论》可作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教材,也可供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学化学教师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知识与技能内容本身也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强调认识身边的常见物质;二是不再出现“基本原理”,而是突出初中化学基本原理中的核心内容,即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再过分强调理论体系,学生所认识的物质种类可能会少一些,但由于增加了STS的内容,学生对于身边的物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更加丰富,若加上学生主动探索的收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容量会大为扩展。
    其次,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有所变化,一是对化学计算的要求降低,对化学实验的要求提高;二是对化学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个崭新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中引入了“科学探究”,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出发,引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和要素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目标。在《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各个要素有详细、具体的目标描述,这就有可能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量化,进而进行过程评价,这是前所未有的。另外,在这一维度中隐含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在课程目标中通篇没有“能力”二字,但设计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就是实实在在培养能力的好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前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中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全面。涉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提出要通过化学学习,让学生关注、关心社会问题和关心自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爱国的情感,而且要使学生树立学习的志向和理想。
    《教学大纲》中对知识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对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为:练习、初步学会、学会。对于情感态度方面则没有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标要求的描述很简明,只强调了学习要求的层次性,而忽略了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表现的描述。
    《课程标准》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分别用了不同的词语来描述。对每一个目标都有从低到高的水平描述;在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的描述中,既有对学习结果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的描述。 
    ……
展开
目录
前言
开篇
第1章 化学教学论导论
1.1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1.1.1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含义
1.1.2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1.3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1.1.4 化学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5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1.2 化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1.2.1 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
1.2.2 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任务
1.2.3 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1.3 化学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1.3.1 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3.2 化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1.3.3 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理论篇
第2章 中学化学课程
2.1 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
2.1.1 化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1.2 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
2.1.3 国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化学课程标准
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化学课程标准
2.2.1 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
2.2.2 化学课程标准
2.3 中学化学课程内容分析 
2.3.1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2.3.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分析
2.3.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简介
参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3.1 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3.1.1 人的发展理论
3.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1.3 自然科学方法论
3.1.4 现代教学理论
3.1.5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3.2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3.2.1 教学原则概述
3.2.2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及特征
3.2.3 中学化学教学原则
3.3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3.3.1 教学方法的含义和分类
3.3.2 中学化学教学常用的方法
3.3.3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3.3.4 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改革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
4.1 学习的基本原理
4.1.1 学习的含义
4.1.2 学习理论简介
4.1.3 对有关学习的几个概念的理解
4.2 中学一的化学学习
4.2.1 中学生化学学习的突出特点
4.2.2 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
4.2.3 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
4.2.4 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
4.2.5 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技能篇
第5章 化学教学设计
第6章 化学教学实施技能

实践篇
第7章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平价
第8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第9章 化学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第10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第11章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展望篇
第12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附录 采用弗拉南根方法估计二列相关系树数据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