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信仰的迷失是许多青少年最致命的痼疾。这一类人大都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听着港台流行歌曲、看着“古惑仔”电影或电视、打着电子游戏长大的一代,是包裹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长大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理想主义渐已衰落的商品社会,对实利主义的追逐成为他们最大的理想,有的甚至自甘放弃生活希望,随波逐流。
近40年前,艾伦·金斯堡代表美国“垮掉的一代”,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嚎叫》,以消极、扭曲的方式表达了对越战后美国病态社会的反抗。今天,在我们身边,这个沉沦在社会边缘的年轻群体,也正在迷惘中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滑入黑暗的泥潭,甚至在与黑恶势力的扭结中成为危害公共安全、践踏法律尊严的庞大的社会危险群体。
在一篇报道中,一个15岁的男孩在日记里发出了这样虚弱的自白:从这学期我的考试一塌糊涂以后,我打算放弃所有,以后就算没完成父母殷切的希望,我去当个丐帮帮主,我也不会后悔;我卖破烂也可以,随便干什么也行,活着或死了都一样。过一天算一天,我没目标,没打算,也没有希望,曾经走过的路我不愿去品尝,以后的日子我也不愿去丈量,到时候应该就会知首……
面对病态、幼稚和畸形生长的一代精神贫血儿,我们怎么相信他们能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开创民族的未来?同时,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怎样去挽救这“迷失的一代”和怎样去避免又一个“迷失的一代”。这个任务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老师的肩膀上。
社会上多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就会给社会多创造一份财富。反过来,如果社会上多了一个从小没有受过良好文化、道德教育,又没有什么技能的个人,不仅很难为社会创造财富,还有很大可能会由于犯罪,给社会造成破坏或损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