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教育组织范式论》: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而言,韦伯的这些言论也许并不新奇。然而,韦伯的伟大之处在于,是他首先将官僚体制从先前习以为常的家长制结构中识别并剥离了出来。韦伯比较了封建体制与官僚体制的不同,认为前者提升人员的原则主要是忠诚、裙带关系及个人的决断。而官僚体制的原则实际上是要将人与职务分离开来;官僚体制规定,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那种为固定的薪金和书面规章制度所支撑的能力,而不是善意或者家庭关系。不仅如此,官僚体制还有助于提高效率。当然,需引起重视的是,官僚体制也是利弊互存的:一方面,官僚体制因只看重绩效而导致了个体的丧失;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通过固定薪金、按能取酬及其程序规则,又能保护个体免遭主观臆断和不公正权力的侵害。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官僚体制通常被比拟为一部机器。确实,官僚体制呈现了一幅十分机械性的组织图景。其中,效率统率一切,并且人际关系也是高度非个人化的。不过,需强调的是,韦伯总是以理想型或者纯粹类型的术语来谈论官僚体制的。要正确地理解官僚体制,就必须首先理解韦伯的理想型概念。何谓理想型呢?韦伯指出:“它不是'假设',但它为'假设'的构造提供指导;它不是对现实的描述,但它旨在为这种描述提供明确的表达手段。”“一种理想型是通过片面突出一个或更多的观点,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和偶尔又不存在的个别具体现象而形成的,这些现象根据那些被片面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到统一的分析结构中。就概念的纯洁性而言,在现实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凭借经验找到这种精神结构。它是一种乌托邦。历史研究所面临着的任务是,在每一个个别实例中,确定这种理想结构接近或脱离现实的程度”。据此而言,被比拟为机器的官僚体制实质上只是现代组织体制的一种模式或者理想追求。现实组织与作为理想型的官僚组织并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完全吻合。有人以官僚体制不可能在现实中完全实现为由而批评韦伯,应该说这种批评是不恰当的。因为它误解了韦伯的理想型。
韦伯还通过将官僚体制与先前时代相对照而探讨了官僚体制的根本原理。与封建社会不同,官僚体制是沿着理性法定的行为路线而组织起来的。韦伯提出了人们为什么会服从这一问题。在一个诸如学校这样的组织中,为什么来自校长办公室的命令能发挥作用呢?是因为习惯而服从这些命令吗?抑或是因为校长的人格魅力而使人们愿意服从?还是因为签了约,合同中规定了必须服从?韦伯分析、识别了3种权力来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