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主体性教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42310003
  • 作      者:
    和学新著
  • 出 版 社 :
    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和学新,河南获嘉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系,同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师从李秉德教授攻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1995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师从张敷荣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现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主体性教学研究》、《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主编)、《教育实验论》(合著)、《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系统研究》(合著)等,在《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学术成果曾获得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年家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关于主体性教学论研究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主体教学的内涵与特征、主体教学思想的历史形态考察、主体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主体性教学的价值、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建构、主体性教学的设计、主体性教学的实施几个部分,适合教学工作者参考学习。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主体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主体性是现实活动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能动性
(一)对“主体性”已有认识的简要评析
(二)主体性的基本涵义
二、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能动而现实地发挥和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对象化活动
(一)对已有教学本质研究的方法论透视
(二)制约教学本质认识的因素分析
(三)对教学本质的界定
三、主体性教学的基本规定和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的基本规定
(二)主体性教学的特征
四、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主体性教学思想的历史形态考察
一、古代伦理道德形态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二、文艺复兴时期唤醒理性的人文主义形态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三、认知主义形态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四、非认知主义形态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五、主体性教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  主体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教学
(一)人在现实活动中具有主体能动性
(二)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二、心理学理论与主体性教学
(一)元认知理论与主体性教学
(二)活动心理学与主体性教学
(三)动机、情意心理学与主体性教学
三、社会发展理论与主体性教学
(一)社会现代化与人的主体性
(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三)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与主体性教学
第四章  主体性教学的价值
一、主体性教学与学生发展
(一)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三)有助于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到实处
(四)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有助于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等
二、主体性教学与教师发展
(一)促使教师教学观和职业观的转变
(二)为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三)为教师个体全面地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现实途径
(四)有助于教师成为教育家
三、主体性教学与学校发展
(一)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为学校形成特色找到了一条现实道路
四、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一)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
(二)主体性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主体性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  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建构
一、人的主体性的一般结构
(一)对近年来哲学界关于主体性结构的认识的分析与探讨
(二)主体性的一般结构
二、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建构
(一)学生主体性目标建构的方法论原则
(二)学生主体性目标建构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师教学主体性的目标建构
(一)教师教学主体性目标建构的意义
(二)教师教学主体性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与方法
(三)教师教学主体性的结构及行为表现分析
第六章  主体性教学的设计
一、近年来我国主体性教育实验中教学设计之透视
二、主体性的生成机制
(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的主体性的物质本源
(二)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
三、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主体性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活动性原则
(二)活动性原则的贯彻
四、几种与主体性培养相关的教学模式之剖析
(一)自学辅导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境教学
(四)活动课教学
第七章  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一、影响主体性教学实施的因素分析
(一)教学动力与主体性教学的实施i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二、激发和强化教师教学动力,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建构奠定基础
(一)变革教师教育
(二)开展理论学习I
(三)加强教学管理I
(四)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
(五)改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I
三、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激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二)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
四、变革教学组织形式,为主体性教学的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一)建立灵活适宜的教师组织形式
(二)改造班级授课制,创设多样化的学生组织形式
(三)适当缩小班级规模I
(四)座位排列的多样化和学生座位位置的时常变动
五、根据不同性质的主体性目标,结合课程内容,采取相应教学策略
(一)授受知识的教学策略
(二)培养智能的教学策略
(三)形成和改变品德的教学策略
(四)形成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五)形成欣赏审美主体性的教学策略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