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分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划界的理论
一、绝对主义的科学划界理论
二、相对主义的科学划界理论
三、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的科学划界理论
第二节 科学划界的概念、层次及过程模式
一、科学划界的概念
二、科学划界的逻辑层次
三、科学划界的过程模式
四、科学划界的二重性
第三节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的提出
一、科学划界的一元标准
二、科学划界的多元标准
三、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
第四节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的运用
一、运用“质的标准”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二、运用“质的标准”区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第二章 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交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同一
第一节 科学思维方式:从抽象理性到辩证理性
一、科学思维方式的理性与非理性之争
二、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人文、社会科学思维方式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二节 现代科学辩证理性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一、现代科学思维的向度——多元系统思维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逻辑本质——概率统计性思维
三、现代科学思维的主导方式——“人性化”思维
第三节 科学思维方式与常识、哲学、宗教思维方式比较
一、科学思维方式与常识思维方式
二、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
三、科学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 认识的“非中心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共同基质
第一节 认识的“非中心化”及其二重性
一、认识的中心化与“非中心化”
二、认识“非中心化”的二重性
第二节 “非中心化”:科学认识发生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非中心化”的自然科学模式
二、社会科学认识的“非中心化”
三、人文科学认识的“非中心化”
四、人文、社会科学认识“非中心化”的特殊性
第三节 认识“非中心化”的经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
一、科学事实:认识“非中心化”的关节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中经验方法的困难
三、认识“非中心化”的科学抽象方法
第四章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
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与个别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解释观”批判
一“解释”的语义及其影响
二、传统人文主义的“解释”观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解释观及其引起的争论
四、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对传统人文主义
和实证主义解释观的超越
第二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
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基本类型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解释类型分析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三、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普遍性
第三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
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逻辑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宏观结构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微观模式
三、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适用标准及特殊问题
第四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
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本质属性
一、解释的“本质”概说
二、“科学解释”的本质属性:提供理由与说明原因的辩证统一
三、人类科学解释的演进逻辑:从“对自然的解释”到“对人的解释”
第五章 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元方法论思想
第一节 方法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的一致性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从“理解
或解释”到“理解与解释”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
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辩证理解
三、一个重要的“元方法论”思想:“理解与解释”的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致性
第二节 方法论和科学观、社会观、人文观的一致性
二、科学方法论与“两种文化”形式
二、方法论与科学观、社会观、人文观的统一性
第三节 方法论的转移、渗透与科学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一、自然科学方法论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移植、渗透的三个层次
二、限制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移植和渗透的基本因素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