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与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50268
  • 作      者:
    钱穆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 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易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与教育》乃汇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共有文章二十篇,均系其于抗战之时,感山河巨变、世风浑浊,不忍“以二帝三王相传之天下授之塞外”而作。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对中国精神健旺蓬勃之感触,揭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
    先生“汇其有关文化问题者为上卷,其讨论学术趋向者附之。关于教育问题者为下卷,其牵及政风治术者附之”。全书言简意深,历久弥新,乃凡爱中国与中国文化之士所不应错失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请读片段
    改革大学制度议
    今日大学教育有一至要之任务,厥为政术与学术之联系。抗战期间,后方政治之重要,不亚于前线之军事,其理尽人所知。而抗战结束以后,百孔千疮,万端待理,政治事业之重要与其艰巨,更将十百倍于今日。而政治事业之推动与支持,则首赖于人才。人才之培养,系唯大学教育之责。抑政治事业,就广义言之,不仅于居官从政。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种种事业之推动支持,均有赖于适当之人才。亦必俟社会各方面各部门事业均有适当人才为之推动支持,而后其政治乃有基础可以发皇。在朝在野,相得益彰。此项社会各色中坚领袖人才之培养,亦唯大学教育之责。而不幸吾国最近二十年间大学教育之精神,似未注意于此。
    吾国最近二十年间大学教育所注意之点,举要言之,约有三端。一曰校舍之建筑,二曰图书仪器以及卫生体育种种物质上之设备,三曰院系之展扩,教师之罗致,以及课程之增新。
    首言建筑。举其著者,北自北平清华,南至广州中大,东自首都中央大学,中越武汉,西至成都川大,其轮焉奂焉,门墙之美富,宫室之壮丽,彰彰在人耳目,此不得不认为是吾国最近大学教育精神贯注之一端。然与艰难兴邦,坚苦卓绝,实事求是之旨,则不能相符。居移气,养移体,而今日国家社会所需之人才,则在彼不上此……
展开
目录

上卷
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
中国文化与中国军人
东西文化之再探讨
东西文化学社缘起
战后新世界
新时代与新学术
齐鲁学报创刊号发刊词

下卷
改革大学制度议
改革中等教育议
从整个国家教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教育
革命教育与国史教育
建国三路线
中国民主精神
政治家与政治风度
新原才
病与艾
过渡与开创
现状与趋势
变更省区制度私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