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909550
  • 作      者:
    刘义圣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搜集材料之宏富、谋篇立意之新颖、考察范围之广泛、论述内容之充实,在同类课题研究中可谓匠心独运。诚然,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研究。但从当前研究资本市场来说,该书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凡对中国资本市场有兴趣的同志,读读该书,应该会是很有收获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刘义圣,1958年生,福州人,研究员。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本科毕业,1988年师承于北大经济学了有代光教授获硕士学位,2005年师承于福建师大经济学院陈征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副总编、《福建论坛·科社教育版》主编。2001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思考与探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功能视角”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包括证券市场、产权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创业资本市场等主要子市场及其各种功能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整体层面上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应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分析方法对造成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原因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通过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范例,主要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资本市场及其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借鉴其经验,探讨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架构的建立,认为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决不能仅仅是融通资金,而应该是多功能的定位,要还资本市场本来的“功能组合”。最后,论文从资本市场的内部和外部,多角度多层面地对现行中国资本市场之发展方略展开了系统研究。
展开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资本市场泛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第一节  从资本到资本市场的演绎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表象与共质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的递嬗

第二章  资本市场的功能琐考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功能的内涵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微观功能
第三节  资本市场的宏观功能
第四节  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评价

第三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初级实证
第一节  基于证券市场的功能实证
第二节  基于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实证
第三节  基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功能实证
第四节  基于创业资本市场的功能实证

第四章  中国不完全资本市场系统性功能缺陷
第一节  资本市场不完全性的表象特征
第二节  微观功能缺陷的多维透视
第三节  宏观功能缺陷释要

第五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正式制度模型
第一节  方法论:制度分析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制度障碍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产权制度根源

第六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非正式制度诠释
第一节  资本文化的缺失
第二节  国家本位主义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体制外经济的"资本规则"滞后

第七章  功能视角下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西方发达市场的范例
第二节  在资本市场功能问题上的若干启示

第八章  中国资本市场多功能架构的建立
第一节  深化资本市场功能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多功能资本市场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资本市场功能的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

第九章  中国多功能资本市场发展的系统方略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子市场发展的系统方略
第二节  基于制度分析的资本市场发展方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