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银行安全网构建基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076064
  • 作      者:
    李宗怡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在发达国家适用的银行安全网基本政策工具能否引入中国和如何引入中国这两个银行安全网构建的基本问题,同时,从系统风险角度探讨了如何对中国银行安全网进行完善,以期有助于拓宽和加深中国理论界对银行安全问题的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宗怡(1975-),河南郑州人。1998年考入南开大学金融系攻读研究生,2004年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曾在《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析了在发达国家适用的银行安全网基本政策工具能否引入中国和如何引入中国这两个银行安全网构建的基本问题,同时,从系统风险角度探讨了如何对中国银行安全网进行完善,以期有助于拓宽和加深中国理论界对银行安全问题的研究。    <br>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分析我国建立银行安全网的理论依据。首先分析保障银行业稳定的政策机制选择,然后讨论银行安全网的主要政策工具的理论分歧。<br>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对在发达国家适用的银行安全网的基本政策工具能否引入我国和如何引入我国这两个银行安全网构建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焦点在于资本充足性管制和存款保险,但是由于这二者之间以及二者与银行关闭政策之间都存在紧密联系,因此本部分的内容并不孤立地讨论每项政策工具,而是在侧重分析资本充足性管制和存款保险的同时,论述了三项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整个银行安全网的影响。其中第二章对我国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对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巴塞尔协议》达成过程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冲突和妥协,《巴塞尔协议Ⅱ》征求意见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用理论模型说明国际统一的资本充足性管制制度会导致银行关闭政策的溢出效应。第三章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对我国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并讨论今后5~10年我国引入集团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r>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从系统风险的角度探讨如何对我国银行安全网进行完善。首先,度量了我国银行体系的隐性风险头寸,建立了监控我国银行体系隐性风险头寸的指标体系。通过对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数据和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的统计,并结合使用矩阵法模型估计我国银行同业风险头寸的分布状况,估计银行体系内的“传染”风险。其次,讨论了问题银行的最优关闭政策。
展开
目录
导论<br>第一章  我国建立银行安全网的理论依据<br>第一节 银行危机的负外部性<br>第二节 保障银行业稳定的政策机制选择<br>一、银行监管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均衡<br>二、我国的选择——次优模式<br>第三节 银行安全网主要政策工具的理论分歧<br>一、资本充足性管制<br>二、存款保险<br>三、关闭政策<br>第二章  我国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必要性——理论分析<br>第一节 对资本充足性管制发展趋势的批判<br>一、VaR模型及其用于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技术性问题<br>二、VaR模型作为风险度量工具的内在缺陷<br>三、使用VaR模型导致的内生风险<br>四、资本充足性管制的顺周期效应<br>五、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br>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br>一、对《巴塞尔协议》达成过程的历史回顾<br>二、《巴塞尔协议Ⅱ》征求意见稿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影响<br>第三节 国际统一的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溢出效应<br>一、银行资本的私人最优水平和社会最优水平<br>二、银行关闭政策的溢出效应<br>第三章  我国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成本一收益分析<br>第一节 我国引入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现实必要性<br>一、对现场、非现场监督效果的评价<br>二、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纪律约束的实证考察<br>三、资本充足性管制与监管“二元反差”效应的缓解<br>四、资本充足性管制与国有银行海外上市<br>第二节 资本充足性管制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br>一、我国资本充足性指标风险预警准确性的实证分析<br>二、资本充足性指标发挥预警作用的前提<br>第三节 我国实行严格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成本<br>一、商业银行补足资本充足率缺口的成本<br>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成本<br>第四章  我国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br>第一节 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预期收益<br>一、减轻国家财政维持金融安全网的负担<br>二、解决问题银行的债务清偿问题,建立市场退出机制<br>三、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保障<br>第二节 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预期成本<br>一、我国的制度环境质量<br>二、降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成本的可行性分析<br>第三节 对5~10年我国引入集团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分析<br>一、监管当局对不同类型银行关闭政策的宽容程度及其溢出效应<br>二、引入集团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依据<br>三、引入集团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br>第五章  我国银行安全网的完善——系统风险分析<br>第一节 银行领域系统性风险的成因<br>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体系隐性风险头寸的度量和监控<br>一、数据来源和方法<br>二、模拟结果: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头寸分布结构<br>三、对银行体系“传染”风险的估计<br>四、对估计结果的修正<br>五、结论<br>六、建立监控我国银行体系隐性风险头寸的指标体系<br>第三节 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出售机制<br>一、系统性风险转移动机与问题银行的出售政策<br>二、建立问题银行市场出售机制的前提条件<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