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这本书实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东亚经济体,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和泰国。所有这些经济体都曾迅速采用现代技术发展制造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从80年代到新千年,工业快速发展,出口迅速扩张,成为实现经济成就的主要推动力。对外贸易的发展日益成为一种区域现象:东亚的区内贸易规模与其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差相仿佛。
十年前,世界银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深受东亚前所未见的技术进步、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所感染,充满热情地进行研究,并于1993年出版了《东亚奇迹》一书。该书迅速成为世界银行的畅销书,不仅广受一般读者的欢迎,还用于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课程。该书不容置疑地赞扬东亚经济体实行“稳健的”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尤其是比拉美或非洲国家的政策好得多。但即使在当时也容易引起争议的是,该书为国家指导的产业政策大唱赞歌。书中指出,反应灵敏、充满善意的政府往往通过干预,引导信贷或外汇到更有利于社会的投资领域。在很多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推动出口增长。
后来,被誉为出现“奇迹”的经济体在金融脆弱性方面出现两起令人惊异的事件,使对1993年世行著作深信不疑的读者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第一件事是在1997-98年,短期外汇债务负担沉重的东亚经济体爆发了严重的危机。1997年5月从泰国开始,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货币相继受到传染性攻击,导致汇率大幅贬值,利率上升,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大规模破产。金融动荡伴随着产出的急剧下降,从1998年开始,危机国家的经济有所复苏,并重新走上增长之路。人们不情愿地意识到,政府依赖银行向企业发放可疑贷款,同时银行的道德风险使之承担过大的外汇风险和其他风险,将产生严重的后果:银行、工业企业因债台高筑纷纷走向破产,而且后来的研究还表明,有关国家经济的整体收益率多年来持续下降,看起来充满活力的韩国经济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同样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尽管日本拥有现代科技的极大优势,又持有庞大的国际债权,但1990-91年股票、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后,10年来迟迟未能恢复元气,而且深受持续的通货紧缩和零利率流动性陷阱之苦。这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最大之谜。不太引人注意的是,对与日本同样富裕、科技同样先进,并拥有国际净债权的东亚小经济体,如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人们不再以“虎”称之。它们经济增长放慢,开始出现通缩迹象。但中国在东亚经济体中独树一帜,在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宏观经济或金融问题。但我们将会看到,长期而言汇率引起的通货紧缩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威胁。
本书将阐述东亚宏观经济出现看起来大不相同的意外事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与外汇风险有关。外汇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东亚经济体使用美元这一“外部”货币,作为跨境货物和资本结算的工具,尽管这样做是必要的。对债务国而言,流动性强的美元债务是一个威胁,但相对不那么明显的是,流动性美元资产也会损害债权国的利益。汇率和外资流动现实的和潜在的波动,对债权国和债务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奇怪的是,世行1993年关于东亚“奇迹”的书并未意识到美元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元本位如何在东亚产生影响。事实上,该书甚至根本未提美元本位这个词。有关外汇、利率和贷款拖欠等金融风险管理的细节被忽略了。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金融的点点滴滴之中,都隐藏着魔鬼的身影,给东亚造成创伤。在以下章节讨论有关细节之前,我们先概述东亚美元本位的运作。
本书旨在为东亚经济体的决策者打气和提供指南,以实现相互间的汇率稳定。它也得出有关如何更好地监管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以规避风险,实现汇率稳定的有益结论。在一定情况下, 资本管制可作为审慎性银行监管的必要补充。但除了降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微观经济风险外,东亚还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区内汇率稳定和统一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宏观经济更加平稳地发展,参见第7章。保持相互间的汇率稳定,有利于各国中央银行更好地借助汇率的名义锚,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稳定,减少经济周期的波动。与此同时,汇率稳定鼓励私人部门将其资产分散到各个国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