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7719480
  • 作      者:
    常人春著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常人春,1933年10月生,北京人,满族,民俗作家,民间自由撰稿人。出版的著作有《老北京的风俗》(荣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文学奖一等奖)、《红自喜事——旧京婚丧礼俗》(荣获1993年度北京文教类优秀图书奖三等奖)、《老北京的穿戴》、大型文献著作《近世名人大出殡》、短篇文集《老北京风情记趣》等。现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市民问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民俗博物馆特约顾问。他的传略已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第五卷、《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多种典籍。
展开
内容介绍
    民俗行业——为人生礼俗、岁时年节和信仰崇拜等礼俗活动服务的行业,曾经是北京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典型行业。《老北京的民俗行业》从它们的经营方式、行业特点,以及店铺装饰等方面,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老北京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从一个侧面成为老北京的工商史、民俗史和社会史。民俗行业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直接为人生礼俗;二、间接为上项所列的民俗事务服务的行业。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概论老北京的民俗行业
    (一)民俗行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北京是五代帝王建都之地,号称“礼义之邦”的“首善之区”,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封建时代,乃是体现儒家礼教的窗口。它与全国一样,是个“神道设教”,礼教与民俗水乳交融的社会。在这里有着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和不同类型的职业群体。它们一起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自由组合,自然形成、积淀下了一种地方文化,即独特的北京地方民俗风情。其中,为人生礼俗(生育、婚嫁、寿庆、丧葬)、岁时年节、信仰崇拜等礼俗直接服务的行业,如喜轿铺、棚铺、京彩局、家伙座儿铺、杠房、寿衣铺、寿材铺、冥衣铺、香蜡铺等乃是典型的民俗行业。它们多数萌生于前明,而兴起于前清康乾盛世。它们靠以上这些礼俗上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反过来,它们又推动和促进了这些礼俗的发展,而且使这些礼俗更加典制化、规范化、普遍化。清康、乾以来,北京市面礼俗的定型与这些行业的制约、引导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这些民俗行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呢?这不能不从中国当时历史上的“大气候”所形成的文化氛围说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思想的反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自南宋末年至清末六百余年间,官方思想的“理学”无不继承儒家道统,把代表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名教”视为治国的“精神宪法”。人的一切言行准则归于一个“礼”字。正是这样,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礼义之邦”。礼仪成为中国人伦理、道德、信仰的最高体现。
    ……
展开
目录
一、概论老北京的民俗行业
二、为民间俗信服务的香蜡铺
三、为传统婚嫁礼仪服务的喜轿辅
四、移风易俗、改革婚礼的先驱——紫房子
五、给婴儿收洗的“吉祥姥姥”
六、旧乡民“三节”应典的买卖
七、为木土复合葬制造殓具的行业——棺材铺
八、为朝野臣民身后哀荣服务的杠房
九、装殓亡人的服装饰物商店——寿衣庄
十、服务于“神”、“鬼”、人三界的冥衣铺
十一、精湛技艺冠全国的京棚行
十二、给满汉礼俗“画龙点睛”的京彩局
十三、“大磁器摊儿”式的火壶茶会
十四、设备庞杂的家人座儿铺
十五、低三下四的礼仪通和美食家
十六、号称“冥阳两利”的经忏佛事
十七、介入人生礼俗的蒸锅铺
十八、集菜、米、油、盐、酱、醋、“杂”为一体的油盐店
十九、供应人生礼俗用品的京纸铺
二十、应时当令渲染节年的饽饽铺
二十一、近似“江湖生意”的估衣行
二十二、眼力身手各有高低的打鼓儿的
二十三、多种功能的浴池业
二十四、为无家可归人开设的“鸡毛店”
主要引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