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隆内幕:挑战金融和实业的均衡极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703324
  • 作      者:
    李德林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德隆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德隆在辉煌时刻,其运作模式曾吸引了许多企业家探讨;而德隆的突然崩塌,同样应该引起人们警醒。目前德隆危机渐趋平缓,但德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却有长久的意义。
  本书追踪了德隆从崛起到危机的全过程,资料丰富详实。不仅首次披露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的37个股东的隐秘身份,还全面展示了德隆自救行动的“A计划”。是目前了解德隆最全面、最深入的读本。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德林,《证券市场周刊》主任记者,和讯网《德林观潮》专栏作家。
  作者凭借其对“德隆神话”长时间的研究和对中国资本市场情况深刻的洞察,对中国企业产融结合命题进行理性探讨,厚积薄发,为中国广大企业界人士献上本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运营的最类端形态——资本运营,是国内企业界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课题。本书以中国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又争议的集团为研究蓝本,追踪它从成功到失败的全过程,在大量第一手内幕资料的基础上,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的均衡挑战和极限风险,是20多年来中国企业资本运作的典型案例。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72小时目击、帝国是这样建成的、神话解剖、生死进行时,讲述唐万新四兄弟缔造出德隆帝国的历程,勾勒出德隆18年间快速扩张的全景图,梳理出德隆下属间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以及德隆金融圈的形成过程,剖析德隆帝国的财务机密,挖掘德隆系崩溃的真实原因,聚焦德隆当家人唐万新与唐万里的个人世界,揭开德隆“私生”公司面貌,展示全面真实的德隆。
  一直被媒体高度关注的德隆集团也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近日,一本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德隆内幕—挑战金融和实业的均衡极限》面世。作者李德林为《证券市场周刊》资深记者。该书定价30元,红色封面别具一格,德隆“老三股”股线图洞穿标题。
  该书以国外企业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和中国二十多年间的企业发展状态为宏观背景,将中国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又颇受争议的德隆集团置于其中,作为一个微观案例进行深度研究。
  该书追踪了德隆从崛起到危机的全过程,资料丰富详实。不仅首次披露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的37个股东的隐秘身份,还全面展示了德隆自救行动的“A计划”。是目前了解德隆最全面、最深入的读本。
  在大量第一手内幕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凭借其对“德隆神话”长时间的分析和对中国资本市场情况深刻的洞察,对中国企业产融结合命题进行理性探讨,解析了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的均衡挑战和极限风险。书中讲述了作者目击唐万里被债权人逼债的现场情况、唐万新四兄弟缔造出德隆帝国的历程;梳理出了德隆下属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以及德隆金融圈的形成过程;近距离勾画德隆当家人唐万新与唐万里的个人世界;揭开了深藏不露的德隆“私生”公司的面貌。更为精彩与难得的是,作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批阅德隆控股的新疆屯河、沈阳合金、湘火炬历年来的财务报表,对德隆帝国的财务机密加以剖析,其发现令人触目惊心,揭示了德隆系崩溃的真实原因。
  德隆在辉煌时刻,其运作模式曾吸引了许多企业家探讨;而德隆的突然崩塌,同样应该引起人们警醒。目前德隆危机渐趋平缓,但德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却有长久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书评
  德隆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德隆在辉煌时刻,其运作模式曾吸引了许多企业家探讨;而德隆的突然崩塌,同样应该引起人们警醒。目前德隆危机渐趋平缓,但德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却有长久的意义。
  本书追踪了德隆从崛起到危机的全过程,资料丰富详实。不仅首次披露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的37个股东的隐秘身份,还全面展示了德隆自救行动的“A计划”。是目前了解德隆最全面、最深入的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还在一家经济类报纸做记者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了“资本运作”这个词。此后很久的时间里,我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准确含义。后来耳边又冒出“资本运作高手”的概念,我的心灵很快陷入到无知和敬畏之中。
  通常来说,企业产生的利润或者说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与购买者进行交易的过程。这个过程隐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即这些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他任何不生产终端产品的中游厂商,其存在的价值和获得的利润,最终也是由被满足需求的消费者来确认和支付的。
  “资本运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是我知道,它的核心不是买卖产品和服务,而是买卖资产和企业。那么,购买的一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什么需求呢?这种购买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企业把购买过来的资产和企业,再转卖给另一家企业,这个过程所产生的交易差价(或者说利润),是否说明被买卖的资产和企业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新的价值从哪里产生?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多年来的困惑。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接触过不少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他们资产不等,从几千万到十几亿、几十亿,但总体来说属于中小企业。他们很关注“资本运作”,有人在几年前已经
  开始尝试。我非常理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他们是创业时期的成功商人,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当迅猛的成长期过后,就必然进入缓慢的增长阶段,或勉强的维持阶段。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这表面上是企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本质上是大的经济循环和行业内供给大于需求的必然结果。
  在和这些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凭借商业经验和商业敏感对“资本运作”持有一种非常肯定的态度。不过,这无助于我解释心中的困惑。
  德隆的历史已经有18年,我直到2000年才注意到它。这和我的视野有限以及它的低调有关。可是,当我的目光在它身上稍作停留,立刻就被它深深地“锁”住了:德隆正是让我倍感困惑的典型的“资本运作型企业”。
  去年5月,正值“非典”引起极度恐慌的时期,在一次郊外的朋友聚会上,一位民营企业家跟我谈起了刚看过的一本书《战略德隆》。他言谈中流露出对德隆经营模式的强烈好感,其中多少还有些崇拜的意味。他留给我一句印象很深的话:德隆不留恋产业,不停地进行兼并和收购。我自然用我的困惑问他:那么,它(德隆)最终怎么赚钱?他的回答让我更加困惑:继续并购。永远下去。德隆的理想是整合产业,建立庞大的企业帝国。我不禁默然,心里顿时升起另外的疑问:可是,德隆为什么呢?企业不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吗?怎么可能为建立“帝国”而生存呢?
  回想起来,那时我们对德隆了解太少。不过,这次交谈倒促动我要出版一本研究德隆模式的书。
  遗憾的是,那之后半年多时间,我并没有物色到成形的作品。我找到了和我有同样想法或类似困惑的作者,他们或者还在收集材料阶段,或者由于时间问题无法动笔。直到几个月前结识了本书的作者李德林先生。
  期间,我关心的问题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界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企业的初级阶段是产品经营,中级阶段是品牌经营,高级阶段是资本经营。另一方面德隆的情况出现异动,2004年3月份传出它的资金链有可能断裂的说法。而且事情发展得很快。4月中旬,德隆控股的“老三股”崩盘,公众的关注度达到了沸点。
  拿到德林先生的书稿,我的确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激动。
  但是,当我细细阅读稿件的时候,我的头一下子“大”了:德隆竟是如此庞大和复杂!
  在书的正文中,读者可以仔细感受一下“德隆”这两个字的内涵:它不仅表示“史前德隆”的“朋友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公司、德隆农牧业公司等一连串企业,还意味着由“老三股”——新疆屯河、沈阳合金、湘火炬控制下的数十家企业,以及由“老三股”控股和参股的二、三十家金融企业。另外“德隆”还泛指“它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公司——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等。
  为了更加全面特别是准确地描述德隆的真实情况,我们动员了所有的财经编辑,和作者一道,收集了公开报道的全部资料。情况使我们无比惊讶:对于德隆的公司关系、人员关系、运作线路,资料之间竟有大量含糊其词、主观猜测、明显矛盾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许多地方几乎不可深究,否则会引出一连串疑问,不自觉走下去,如入炼狱,几欲晕厥。一切都像在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智力。反过去想,德隆该是多么有耐力和智慧的一批人呢?这项工作成就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帝国是这样建成的”和第四部分——“生死进行时”。
展开
目录
序言
企业家们何去何从/王巍
少做道德判断 多做价值判断/方泉
第一部分 72小时目击
清晨惊梦
上海调查
神秘国资
走近“据点”
“华夏”秘闻
套牢国资
人事档案
揭秘陕西恒业
爱情“噩耗”
对话二号金融人物
李学勤京城讨债
外资迷雾
唐万里泪洒申江
绝食秘闻
委托理财幕后
第二部分
梦想从“朋友”开始
英雄不问出身
转战北京
农业、股票齐头并进
“金盆洗手”寻觅新路
下潜“屯河”一石双鸟
“达园会议”确定两条线路
屯河的“水泥试验”
竞标合金 睥睨群雄
与战略无关的“太空梭”
“点燃”湘火炬 完成战略框架
第二梯队产业
“三驾马车”各奔前程
“新疆大营”和“大海大营”
屯河“变色”
合金“换心”
火炬“烈焰”
德隆国际遭遇“黄灯”
新疆德隆闯入金融
屯河困境
合金的自我否定
德隆的“私生公司”
第三部分 神话解剖
德隆“神话”
“善庄”“恶庄”之争
历史惊人的相似
“一个人的战争”
摩根时代的悖论
从企业层面看五次并购浪潮
弄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中策”风暴
民营之困
抓住体制弱点 冲破资金困境
举起金融的杠铃
“两栖”的历史决定战略的两翼
“唐大路线”VS“唐四路线”
性格决定命运
夹缝中的追梦人
发现价值与创造价值
无主业 战略先行
夹缝中的追梦人
发现价值与创造价值
无主业 战略先行
“三大战区”作战图
更换上市公司主业
配备“洋渠道”
魔鬼速度:15天扩大1倍的规模
红色产业价值几何
“鸡肋”星特浩
“恐龙”湘火炬
德隆何以不分红
配股资金半数用于并购
银行成为“血库”
罗兰·贝格和唐万平的管理
非专业经理人
总经理不领报酬
潘亚平:与大鳄共舞
王炜:破灭的CEO梦
劲敌朱新礼
11年董事长何贵品
昙花一现的火炬之光
“企业家俱乐部”还是“投资人俱乐部”
第四部分  生死进行时
……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