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英国数学家费舍尔提出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等理论,为近代数理统计学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过程控制和产品控制两个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分别是休哈特和道奇。休哈特于20年代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并首创监控过程的工具——控制图,为质量控制理论奠定了基础。道奇与罗米格则于30年代提出抽样检验理论,解决了在破坏性检验情况下产品质量的保证,并可降低检验费用。正是上述三位学者最早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了质量管理领域,为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20、30年代提出质量控制理论与质量检验理论之际,恰逢西方发达国家处于经济衰退时期,当时这些新理论乏人问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防工业迫切需要保证军火质量,才获得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效果显著,是保证产品质量,预防不合格品产生的一种有效工具,战后随即推广到民用品生产并风行全世界。由于在40年代至50年代,质量管理强调“用数据说话”,强调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故称质量管理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oc)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被动的事后把关到生产过程积极预防的转变;由全数检验向抽样检验的转变,是质量管理方法上的一次飞跃,是质量管理科学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严格的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1993年日本第31次高层经营者质量管理大会明确指出:“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是socc统计质量控制),soc与TQM两者不能偏离,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同等重要。”
统计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不合格品,降低了生产费用。但现代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又多种多样,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可能解决全部质量管理问题。随着大规模系统的涌现与系统科学的发展,质量管理也逐步系统化、全面化。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50年代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规模系统开始涌现,人造卫星、第三代集成电路的电子计算机等相继问世,并相应出现了强调全局观点的系统科学;在国际贸易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独霸的优势逐渐减退,剧烈的贸易竞争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这些都促使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诞生。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费根堡姆与朱兰等。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三全”的管理,“三全”是指:全面的质量,即不限于产品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在内的广义的质量;全过程,即不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的过程;全员参加,即不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出现,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尤其是日本最先接受了这一崭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日本的成就震惊了世界,被称为“20世纪以来管理方面的杰出成就”。60年代以来,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