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其人】<br>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南)人。他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据说孔子去世后,儒家分化为八派,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人遂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统称为“孔孟之道”,而孟子也被尊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以及《孟子》书中有关章节,此外先秦两汉其他典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记录。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孟子一生的大概情况。孟子生活在大约比孔子晚了一个世纪的战国中期,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他出世时,家道早已没落。孟子幼年家境比较贫寒,但他有一个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养和熏陶。关于孟母教子有不少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劝学”等。后来他又向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也有人说他是向子思的门人学习的。不管怎么说,孔子的学说看来是经由子思一脉承传到了孟子,所以后人又把子思、孟子一派的儒学称为“思孟学派”。孟子在三十岁左右,已经学有所成,在邹、鲁一带从事讲学活动,颇有名气。大约四十多岁时,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一套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先后到了齐、宋、鲁、滕、梁等国。所到之处,孟子虽然也受到一些礼遇和优待,但他的思想终究被认为是迂腐不切实际,不被诸侯采纳。晚年,四处碰壁的孟子只好回到故乡,重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并为后人留下了《孟子》这部书。<br> 【《孟子》其书】<br> 《孟子》这部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孟子自己写的,一种认为是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合著的,一种认为是孟子的弟子乃至再传弟子根据孟子生前的言论缀辑而成的。不过从《孟子》文章具有比较统一的风格来看,该书的主体部分,当出自孟子本人之手。《孟子》的篇数,司马迁《史记》说是7篇,而《汉书·艺文志》和应邵的《风俗通》却著录为11篇,包括内篇7篇和外书4篇。但所谓外书4篇,汉代第一个为《孟子》作注的赵岐已断定其为后人伪托之作。现传的《孟子》仅为7篇,每篇选取第一句话中的一个人名或词语作为篇名,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上下。在唐以前,《孟子》书在人们的心目中基本上等同于一般的诸子著作,列于子部。至唐,孟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韩愈追述儒学道统,把孟子列为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