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2818924
  • 作      者:
    纪晓岚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问题引起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主要对象,研究了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主要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战略演变和功能定位,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资源环境保护一体化、知识创新体系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该地区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教育合作机制、区域政府合作体制创新、非政府组织在长三角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具体状况。此外还涉及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及国外大都市圈的发展趋势等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是在2003年国家软科学课题《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与长江三角洲关系研究》基础上修改充实完成的,是一项集体研究成果,体现了多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交叉和合作。
展开
精彩书摘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完善分税制的同时,调整税费关系,规范地方政府收入。认真解决多年来各种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恶性膨胀、大量蚕食和挤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积弊。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越权设置或巧立名目设置的不合理乱收费项目予以取消;对于确实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同时纳入国家预算统一管理;对大量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则通过“费改税”来扩大现有税种和税基或设置新税种的办法加以规范,并纳入国家预算。
  (3)强化和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法制协调机制
  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的愿景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道路仍是漫长的。基于我国法制建设的长期历程和一部统一法律的实践动态(对于一部统一法律,不同的主体基于其自身的地位、观念和利益等,会有不同的理解,或作出不同的选择)两种因素,为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在行政区划和利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统一法制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必须也只能谋求多元法制的协调。我们认为,目前的行政契约①制度和磋商沟通制度,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法制协调的明智选择,所要努力的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②:(1)强化和完善行政契约制度。首先要明确行政契约的内容,明确各方共识下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而且内容不得违反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其次,强化和完善违约责任的规定,这种违约责任的具体形式不应当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制裁,应当是某种合作的停止、某种优惠的取消。再则,对于对等性行政契约的拘束力,除了体现为违约责任的强制外,还要利用成员方内部的民意压力机制进行强制。(2)加强地方立法和地方规章的制定和清理。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及有立法权的各较大市,应按经济一体化和法制协调的要求,对以往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废止或修改;(3)推进和扩大公众参与。行政契约的缔结,相关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有关重大措施的出台,都应事先公布方案,让大家充分了解,并应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界民众的意见,也可以根据《立法法》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听取意见;(4)加强和重视咨询评估工作。基于协调一致的目的,缔结行政契约,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采取重大行政措施,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综合考虑长三角各方利益和需要的方案。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咨询评估机构来负责对方案的整理、加工、审查、平衡或具体化。
  2.构造协作联动的制度基础,完善区域合作规则
  完善的制度保障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因此,需要构造一种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各级城市间全方位协作和联动发展的制度基础——区域公约。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一体化研究总体思路
引言
第一节 上海城市战略定位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上海城市战略定位的现实依据
第三节 上海城市战略定位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上海城市战略定位的主要思路
第五节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第六节 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第七节 加快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具体建议

第2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演变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三节 21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四节 205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第3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创新体系一体化构想与对策
第一节 构建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标准
第二节 构建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节 树立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知识创新体系整体构建的政策理念
第四节 构建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政策策划

第4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体制的创新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区经济”凸显
第二节 在计划与市场的二元混合期,产生“行政区经济”的原因
第三节 解决“行政区经济”的有益思路:区域政府合作体制创新

第5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构想与对策
第一节 先行研究分析、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国际都市圈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第三节 跨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观念研究
第四节 跨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构想
第五节 跨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主要对策

第6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及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与文化认同概述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文化认同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以文化认同促进长三角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7章 非政府组织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状况评估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第8章 长江三角洲社会一体化的构想与对策
第一节 长三角社会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长三角教育与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
第三节 长三角社会管理一体化
第四节 长三角社会服务一体化
第五节 长三角社会保障一体化

第9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构想与对策
第一节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第二节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构想
第三节 长三角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措施及机制

第10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合作机制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国有与民营、城市与城市之间教育竞争的情况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扩大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建立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第11章 长三角区域规划与上海的地位及作用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国家战略意义
第二节 长三角规划对区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路
第四节 上海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第五节 长三角区域规划重点及思路
第六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整体规划中需要向中央建议的若干问题

第12章 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及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研究
第一节 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辽宁中部城市群优、劣势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辽宁中部城市群战略选择的基本构想
第五节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比较分析

第13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发展战略述评
第二节 珠三角发展战略述评
第三节 京津冀发展战略述评
第四节 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第14章 国外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大都市圈的基本涵义和形成机制
第二节 国外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第三节 未来都市圈的发展趋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