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171209
  • 作      者:
    吴忠泽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主要是对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四川、湖北、陕西、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和东北、中部等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有结合有关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进展以及在自主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生级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
内容介绍
    2005年,为深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制定推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科学技术部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在有关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和研究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四川、湖北、陕西、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和东北、中部等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注重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科研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充分的交流、沟通,形成了十三个专题报告。这些报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有关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进展以及在自主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政策建议。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可供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各省科技厅相关人员及相关研究机构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总报告
导言
一、中国区域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二、加强区域自主创新的几种做法
三、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四、区域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
五、政策建议
突出军民结合特色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
一、“军民结合”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军民结合”对提升重庆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重庆市“军民结合促创新”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启示
四、国内外“军民结合”的趋势与重庆面临的挑战
五、进一步推动重庆市“军民结合促创新”的战略思路
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天津现代物流产业
一、天津市现代物流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天津市现代物流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优势及主要问题
三、加强天津市现代物流产业自主创新的思路
四、若干促进物流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一、自主创新创出民族品牌
二、依靠自主创新创造民族品牌的实践
三、实践自主创新的体会
四、若干政策措施建议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一、湖北省依靠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主要成绩
二、湖北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做法
三、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思路
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建议
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中部崛起
一、中部地区经济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三、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加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浙江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特点
二、浙江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三、加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建议
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继续当好排头兵
一、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二、广东省自主创新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三、对广东省“当好自主创新排头兵”的若干建议
坚持自主创新发挥科技优势提升陕西“一线两带”区域竞争力
一、“一线两带”战略的提出及内涵
二、基于自主创新的“一线两带”战略实践和探索
三、“一线两带”战略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
着力机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
一、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改革科技管理机制,破除创新障碍
三、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自主创新
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一、四川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三、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四、主要问题与不足
五、加强自主创新的战略构想
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
七、营造创新环境,为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宁波市产业集群的现状与特征
二、宁波市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三、宁波市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战略
四、对策建议
东北区域创新:从资源依附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战略性转变
一、基于自然资源依附型的区域产业体系:东北区域创新战略转变势在必行
二、东北区域创新处于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时期
三、从资源优势向创新竞争优势转变
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一、不断加大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产业化进程
二、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三、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开放性科技资源配置工作初见成效
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水   平进一步提升
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支撑
六、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体系,进一步引导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