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技术创新的起源和动力: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与科技推力关系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4000880
  • 作      者:
    王耀德,陈家琪,黄文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耀德,1964年12生,2001年毕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技术创新理论与科技术政策。
    陈家琪,1963年8月生,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江西财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技术创新理论与科技政策。代表作有《创新动力的哲学思考》、《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工程化特点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等。
    黄文华,1962年9月生,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理论与科技政策。
展开
内容介绍
    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关于技术创新的源泉,自从“单向”的“技术推动”模型被否定之后,科技(发展)这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性的力量”被轻描淡写地放在引发创新的众多因素之中,使人们很难看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以后关于技术创新源泉的研究。仿佛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科技变化这种显而易见的源泉(或创新机会)放在一边,找出其他更让人耳目一新的动源,似乎只有“耦合的”、“互馈的”的多因素组合才能全面地说明创新的源泉所在。本书则具有强烈的“还原论”色彩以及“复旧”倾向,认为科技足技术创新的基囚.科技发展和变化则
    类似于生物进化山的基因变化,是源泉。而其他众多因素则类似于环境的作用,对这种变化起到推动和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无疑会受到很多批评甚至根本性的否定,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因为这样能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我们能更为痛快地放弃这种复旧倾向。
    “技术推力”和“需求拉力”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应包含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创新的机会问题,一个是对机会是否去寻求和利用的问题。我们把社会需要、需求、市场需求看成是比技术推力更为基本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仍具有相对性,只有当它们转化为人们“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之后,才形成真正的创新动力。
    人类社会一直充满了各种需求,有些需求被满足了,有些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有些需求消亡了,有些需求又不断产生。因此,泛泛的、抽象的人类学意义上的需要或需求,在对技术创新的动源的讨论中,并不具有学理上的意义。只有有效的、能够形成“目的  手段”关系链的需求,才可以被用来作为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对象。对思格斯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论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后面的“更能……”,还要注意前面的“……一旦有……”。
    人类社会并非只在“需要——满足”之间徘徊。而是创造性地满足需要并且创造需要。上帝并没有为人们预设倾听贝多芬音乐的需要,相反,正是贝多芬的非凡创造激发了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强烈兴趣和需要。艺术并不“内生于”  种预设的、既定的需要,科学(甚至技术)也是如此。否则,那些强调“社会需要”的民族可能更早地产生近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如果艺术、科学、民主都是因预设、现成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就很容易在它们与经济(市场)之间形成关系链,但实际情形不可能如此乐观。相反,更多的情况是,科学(技术)产生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艺术产生对艺术的需求,民主产生对民主的需求,激发需求远胜于等待需求的成熟.近代以来的商品生产,似乎包含了这样一个特点:生产者有断地在“劝说”人们:需要购买某种东西。
展开
目录
总论篇
绪论
一、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和科技推力的关系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二、关联的问题及本书的主要观点、篇章结构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史考察(上)
一、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的必要性
二、技术和技术的历史划分
三、古代技术和“科学”
第二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史考察(下)
四、近代科学和技术
五、现代科学和技术
六、总结
第三章  从技术和创新起源考察需求拉力与科技术推力的关系
一、需求及需求拉力论的经济学考察
二、科技推力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起源
三、结论:技术发展的相对自主
第四章  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考察需求拉力和科技供给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动力机制
二、经济系统对科技的有效需求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
三、需求拉力与科技供给的关系

专论篇
第五章  论从科学中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主体的不确定性
一、美国和日本历史上的成功——不能用“拿来主义”解释
二、当今从科学供给获得技术收益的主体的不确写性有所减少
三、科学研究的产出为什么不是免费物品
四、日本、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及欧洲小国基础研究的实践
五、关于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的基干实证研究
第六章  两种体制改革与我国科技投入——经济建设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
一、计划经济时期(1978——1985年)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5——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
三、市场经济及其转轨时期(1992年以后)——计划机制的削弱、市场机制尚未完善
第七章  论“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以及科技投入不足下的“供给”政策
一、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局面早已形成
二、“面向经济建设”与我国基础地位的削弱
三、应“抓两头、促中间”
第八章  科技体制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
一、科技“生产”的特殊性
二、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依赖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