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40985
  • 作      者:
    (美)G.M.格罗斯曼(Gene M.Grossman),(美)E.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适于做经济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高校教师、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G.M.格罗斯曼(G.M. Grossman),普林斯顿大学雅克布·瓦伊纳国际经济学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他同时锝到了伍德洛·威尔逊公共关系与国际事务学院和经济系的联合任命。他也是普林斯顿国际经济学部的顾问。
    E.赫尔普曼(E. Helpman),哈佛大学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Archie Sherman国际经济关系教授,加拿大经济增长与政策计划高级研究所顾问。
    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已经共同出版了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经典著作《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和《特殊利益政治学》,并且共同发表了大量有分量的、在国际上引用率高的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学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的主题是探讨在全球经济背景下贸易、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此书首次打通了产业组织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这三个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学分支,分析了国际技术竞争对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的长期格局的影响,以及国际技术竞争如何影响到各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还着重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活动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由于《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采用了一般均衡、动态分析和不完全竞争的研究思路,在很多地方提出了迥异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观点。虽然这是一本纯理论性的著作,但是它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当前国际经济政策讨论中的热点。作者的深入分析将对政策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适于做经济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高校教师、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
展开
精彩书评
    站在国际贸易理论前沿的两位最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的开创性著作。
    ——雅格迪什·巴格瓦蒂 哥伦比亚大学

    传统的增长理论强调的是资本积累的动力而非技术进步的动力。创新被视为外生变量,或是作为机器设备投资的副产品。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首创一个独特的研究方法。将创新归功于具有远见的、寻求利润的经济个体有意识地对产业研究不断进行投资。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发现了市场规模和国家财富之间的联系。200多年后,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将原本没有联系的贸易、增长、发展和创新等领域的研究贯穿成为一体。任何一个想要研究这些永不过时,并且在现在最为及时的问题的经济学家都需要阅读此书。
    ——保罗·罗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本书逻辑严密、论证严格、方法新颖、系统地介绍了近20年来围绕全球经济中创新与增长这一主题的前沿研究。
    ——责任编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增长与技术
    1.1  有关增长的事实
    有两个有关世界经济中经济增长的事实亟待解释。第一,有许多国家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入持续地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似乎并不会下降。第二,同一历史时期内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业绩相差悬殊,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业绩同样相差悬殊。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长似乎并非随机现象,而是与一些可考察的经济特征有着系统的关联,其中包括不同国家所实施的各种政策影响。
    卡尔多(Kaldor,1961)的著名研究曾经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工人人均产量持续上升,生产率的增长毫无下降的迹象。罗默(Romer,1986,1989a)和斯科特(Scott,1989)提供了最新的证据。在麦迪逊(Maddison,1979)的研究之后,罗默在其1986年的论文中分别考察了1700年之后4个各自延续数十年的历史时期,他发现在后一个历史时期,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人均每小时的产出增长率比前一个历史时期技术领先的国家的要高。罗默还使用麦迪逊的数据考察了u个工业化国家每十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他发现在观察样本中,一国每十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比其上十年平均增长率高0.58(瑞典)-0.81(挪威)不等。罗默(Romer,1989a)的论文敏锐地指出,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开始放慢,而且最近几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似乎表现异常,尽管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斯科特(Scott,1989)指出,自l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非居民企业的产量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率。他认为这些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没有下降的迹象。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增长与技术
1.1  有关增长的事实
1.2  产业创新的贡献
1.3  作为一种经济商品的技术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第2章  传统增长理论
2.1  索洛模型
2.2  最优储蓄
2.3  从干中学
2.4  基础研究

第3章  增加产品多样性
3.1  品牌多样化
3.2  公共知识资本
3.3  产业政策
3.4  福利
附录
A3.1  知识资本的非线性累积
A3.2  知识扩散中的时滞
A3.3  消费者剩余效应和利润毁灭效应

第4章  产品质量的提高
4.1  基本模型
4.2  内生的质量提高
4.3  福利
附录
A4.1  产品升级的外部性

第5章  要素的积累
5.1  物质资本
5.2  人力资本
5.3  国家规模与资源构成
附录
A5.1  较大的经济规模何时意味着较快的增长

第6章  小国开放经济
6.1  非贸易中间产品模型
6.2  贸易与增长
6.3  贸易与福利
6.3.1  对研究与开发的次优补贴
6.3.2  次优贸易政策
6.4  国际资本流动
6.5  国际知识流动
附录
A6.1  对图6.1的推导
A6.2  对研究活动的最优补贴

第7章  动态比较优势
7.1  国际间的品牌多样化
7.2  国际间的质量竞争
7.3  跨国公司
7.4  专利许可证制度

第8章  延迟效应
8.1  一个基准经济
8.2  稳定状态
8.3  工资相等的路径
8.4  工资不相等的路径
8.5  R&D补贴
附录
A8.1  等创新率均衡的不稳定性

第9章  贸易与增长
9.1  知识的扩散
9.2  相似国家间的贸易
9.3  不均等创新时的贸易
9.4  不相似国家间的贸易

第10章  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
10.1  质量升级:一个图解模型
10.2  R&D补贴
10.3  生产性补贴
10.4  贸易政策
附录
A10.1  比较稳定状态

第11章  模仿
11.1  一个关于模仿的模型
11.2  稳定状态均衡
11.3  创新与模仿的决定
11.4  相对工资的决定
附录
A11.1  南方国家知识资本的积累
A11.2  等相对工资曲线与NN的交点

第12章  产品周期
12.1  提高产品质量模型中的模仿
12.2  稳定状态均衡
12.3  有效率的追随者
12.4  缺乏效率的追随者
附录
A12.1  谁改进了北方国家的产品?
A12.2  有效率的追随者:比较稳定状态
A12.3  无效率的追随者:比较稳定状态

第13章  关于增长的经验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