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49196
  • 作      者:
    雷洁琼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描述了北京市几个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史,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运行特征、面对的压力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为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对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编著者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中实行的单位体制——街居体制是主辅关系,即不但在改革之前,就是在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内城市运行仍然主要依靠单位制进行,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街居体制的作用在加强。研究详细分析了这种主辅关系的特征。该书指出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行为模式正在由行政型向行政——经济型转化,并指出行政——经济模式的特点: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工作内容的行政——经济化和工作方法的行政——经济化。指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主导性行动的加强,即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已不只是上级的“腿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主的行动者,它们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利益。该研究对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的建议。该书肯定了所调查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及为居民服务方面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矛盾,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认为社区建设的灵魂是社区参与。这不但包括居民被动地参加社区活动,更重要的是吸引居民主动关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活动。对我国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城市社区建设尝试性地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在建设公共设施、开展公共活动方面,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强有力支持。社区建设是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权力的过度参与并不利于本质意义上的社区建设。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也遇到了来自社区内组织的经济理性和社会成员的个人自主意识增强及传统的社会团结遭到破坏等方面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社区建设的逻辑、社区建设的理论模式和社区建设的时序模式。
  本书认为,我国社区建设的逻辑包括以下方面:
  1.社区建设的涵义是建设社区,它是改善社区成员的生存环境并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活动。
  2.社区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的反映,它是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
  3.社区建设是政府支持下的社区自组织过程,是经济力量支持下的社会过程,是设施建设背景下增强社区成员的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4.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驻区单位和居民),他们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成果的享用者。
  5.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是社区成员的参与,社区建设是参与和共享的体系。
  6.社区参与的动因来自于社区成员的相互需要和共同需要,激发他们的需要和促使其相互结合是社区建设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基础。
  7.社区设施或社区活动项目是社区参与的物质载体,社区建设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
  8.社区建设的关键是挖掘、动员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同时也需要外部支持,包括经济支持,但外部支持应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
  9.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外部组织(包括政府和其他组织)与社区组织是合作关系,为了推进社区建设,建立由相关各方组成的社区建设委员会(或类似组织)是必要的。
  10.社区建设、社会团结可能会遇到阻力或破坏性力量,社区建设要通过持续投入去增强社区要素并促进其整合。社区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有价值取向的社区发展活动,它需要动员各种力量不懈努力。
  在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应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要共同支持。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是社区建设的三大行为主体,是社区建设的共同推进者。社区建设需要动员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力量,并力图使其整合。该研究提出了我国社区建设的时序模式。鉴于我国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综合体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具体的社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社区建设前期,政府在单位——社区体制的选择上,加大社区的责任,权力下沉;社区建设初期,在政府的支持下,街居基层组织成为社区运行的行政主体,并以此为基础去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发展期,街居基层组织与社区成员在服务和管理层面共同建构合作关系,社区中的社会因素明显成长;社区建设的成熟期,形成较强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作为政府代理人的街道办事处同作为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相对分离,并形成街道 (政府)——居委会(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经济、文化及服务组织)——社区成员(居民与驻区单位)既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系。
  本书资料丰富,研究扎实,在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转变、社区建设的力量分析、社区建设的理论模式和时序模式分析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创新性的观点。该著作对于提高社区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的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目录
序:城市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
前言
第一章  改革以来北京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
第二章  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内其他组织的关系
第四章  单位体制改革对基层社区的影响
第五章  社区服务:基层社区组织对社会变迁的应对行为
第六章  城市基层社区的外来人口管理
第七章  街民经济与城市基层社区建设
第八章  居民的社区归属与社区参与
第九章  城市体制改革中的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建设
第十章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附录:街道佃事处、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一 X街道办事处调查报告
二 Y街道办事处调查报告
三 Z街道办事处调查报告
四 车河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五 新东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六 海中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七 清南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八 莲花居民委员会调查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