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看得见的正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0837459
  • 作      者:
    陈瑞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瑞华,1967年生于山东聊城。1985年9月,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先后于1989年7月、1992年7月和1995年9月,在该校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后7月工作期满出站,并留校任教。从1997年8月起至今,任北京大学 法学院副教授。主要学术领域:刑事诉讼法学、程序理论、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主要学术著作:《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主要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上,代表作有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的写作可算是最高有挑战性的一次学术经历。这是因为,对那些与一般民众有相当距离的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清晰的分析,而又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作为一部学术随笔,本书不可能过多地讲究逻辑的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笔的在意图在于,通过整理自己阅读、思考、观察、访问中感悟到一些思想“火花”带给诖 些自认为富有新意的观念和思路。
  本书举出的不少案例往往在程序方面都有一定的瑕疵,一些案件的办理过程在合法性、公正性方面也有一些缺陷。这种“刻意”搜寻的案例并不能代表中国司法机构的整体办案状况。另一方面,本书对西方尤其是英美程序观念的重视,丝毫不意味着笔者对中国制度、程序和司法实践一味采取批评甚至批判的态度。在笔者看来,面对中国人长期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重权力,权力利”甚至“重国家、轻两造”的传统,实在需要提出一种与之完全不同的理念,使之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追求形成强烈的冲击。笔者真诚地相信,接受那种为英美人所坚持但不为英美人所垄断的程序正义观念,对于中国走向法治之路可能是有益的。
展开
精彩书评
  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为“读万卷书”,二为“行万里路”。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人类创造的大量知识财富,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但对于一个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仅仅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法学研究者,如果仅仅将自己观察和思考的视野局限在书本里,就无法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实际执行的情况。因此,走出书斋,进入社会,融入司法实践之中,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于法学研究者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最近两、三年来,笔者通过讲学、调研等多种途径,与一些地方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每次进行这种接触,笔者都感到“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扑面而来”,自己的观念受到冲击,  以往对司法实践的种种不准确的认识得以改变。笔者深深感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被人们无形之中加以扩大了。实际上,司法实践不仅不排斥理论,而且极其欢迎那些能够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释、对司法界的改革探索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甚至在不少情况下,司法界作出的探索已经大大超越了理论,使得现有的理论已不足以发挥其解释、启蒙和规范的作用。当然,学者提出的不少理论、学说、观点,尽管非常富有见地,但还
  主要存在于“象牙塔”中,盛行于课堂上、学术论文中,而无法为更多的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士所了解。
  有鉴于此,笔者一直有一种冲动:为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甚至具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普通读者写一本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中,我要把一些较为成熟的思想、观点透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并通过一种非学院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但由于“正式的学术研究”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而“为职称而学问”的环境又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这一想法也就一直埋在心里。
  但机会终于来了。1999年春天,  中国法制出版社策划出版一个法学随笔“法窗夜话”系列。当李仕春先生向我询问有无兴趣参与进来的时候,我就一口答应了,并随即展开了写作前的紧张准备工作。
  最初的时候,笔者曾将本书的书名定为《通过程序实现法治》一一与书中一篇短文的标题相同。但考虑到这似乎更像一部研究程序问题的学术专著,而不太符合整套丛书的选题宗旨,  因而也就放弃了。后来,笔者的第二部专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正式出版。这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这本书的构架和书名问题。一天夜里,笔者正在翻看一篇刚刚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涉及的是程序正义问题。当读到“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句话时,一个念头猛然间出现了:既然司法正义的核心也就是程序上的正义,而程序正义在很大程度上又属于“看得见的正义”,那何不将这本小册子定名为《看得见的正义》呢!于是,本书的书名就这样诞生了。
  在笔者并不太长的学术生涯中,本书的写作可算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次学术经历。这是因为,对那些与一般民众有相当距离的法律程序和司法制度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清晰的分析,而又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作为一部学术随笔,本书不可能过多地讲究逻辑的严密性和体系的完整性。笔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整理自己阅读、思考、观察、访问中感悟到的一些思想“火花”,带给读者一些自认为富有新意的观念和思路。
展开
目录
序言
1.看处见的正义——从三位大法官的名言谈起
2.获得听审的权利
3.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4.既听取隆著者也听取卑微者
5.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6.判决应当从何而来
7.司法的被动性
8.什么是公开审判
9.单方面接触问题
10.司法的亲历性
11.法庭上为何难见证人
12.司法的集中性
13.司法的终结性
14.也谈司法的独立性
15.司法权的功能
16.执行政是司法权吗
17.检警一体还是检警分离
18.谁来监督监督者
19.警察权的性质
20.刑讯逼供为何屡禁不止
21.超期羁押为何久盛不绝
22.公安人员何以滥用权力
23.第四种司法裁判形态
24.反思“个案监督”
25.从陪审制看司法的社会化
26.从曹海鑫案看中国的司法改革
27.司法不公的另一类型
28.律师阅卷与突袭审判
29.反思刑法第306条
30.通过程序实现法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