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0096785
  • 作      者:
    许涛,季志业主编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强烈冲击着世界媒体的每一寸空间,也严重震憾着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这一对生命价值和人类尊严的恶性挑战,不仅引起了全世界一切有良知人们的震惊,也引起民了国际社会对通过合作与恐怖主义进行有效斗争的迫切探索。同时,面对新一轮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高峰期的出现,归结为多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开始了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层反思——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专家纵论·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从追述“上海五”到“上海六”的全部发展过程入手,客观评价了这一组织在短短几年中取得的成功,慎密分析它在现阶段面临的任务和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严谨的预测。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从“上海2K”到“上海六”
  “上海合作组织”的进程最早起始于1989年11月中苏关于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保持边境安宁的谈判。设计者最初并未把长期全面的战略安全列入该组织的活动范畴。所谓形势比人强。正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及苏东形势的风雷激荡,才造就了欧亚大陆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合作组织的诞生。弹指一挥间,从解决边界问题切入,成功地实现了从双边会晤机制向多边合作组织的跨越型转变,并将因此而载入国际关系史册。
  1991年底,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法定继承国;15个加盟共和国正式成为主权国家。中国政府先后于1992年1月3、4、5日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中亚各国的独立,导致地缘政治或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亚洲地理的扩大”。中亚的地理位置处于欧亚大陆北南之间,北纬40度至50度的带状地带,西起里海,东至蒙古高原或帕米尔高原,北部是广阔的草原与俄罗斯连接,南部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因这一新兴国家群的诞生,亚洲地理概念的外延无疑扩大了许多。①
  其次是俄罗斯东南面的疆界向北后退了1000多公里,中国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面临调整。换言之,中国有了它的西部新邻居,原中苏边界西段的大部分地段及与其有关的历史遗留问题,转而成为中国与多国双边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中苏关系演变为中俄关系及中国与中亚诸国的关系。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边界长达3000余公里:中哈两国边界全长1700多公里;中吉两国边界长约1000多公里。我与俄、哈、吉、塔四国共有7000多公里的边界。
  1996年4月26日是“上海五国”的生日。这天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以加强五个邻国的边境合作与100公里安全地带。从中国的角度看,这应因了苏联解体而导致地缘战略格局的变化,在边境地区实现了信任和安定。一年后的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又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这两个协定与美日同期发表的《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及《新防卫合作指针》截然相反。前者贯穿了化剑为犁、以谈求和、信任双赢的新安全思维;后者则是军事结盟、虚构敌国、战略抗衡的产物。
  ……
展开
目录
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演绎及其
前景与意义(代序)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国际背景
一、日趋激烈的欧亚地缘争夺
(一)新地缘政治动荡带
(二)世界政治史上的焦点
(三)“大棋局”再起新回合
(四)觊觎二十一世纪能源新基地
(五)军事存在的渗透
(六)昔日帝国的担忧
(七)劣势中的无奈
(八)积极应对的转折
(九)不甘寂寞的参与者
二、膨胀作乱的三股恶势力
(一)上演民族悲喜剧的大舞台
(二)民族自决的误区
(三)星月覆盖下的政治内涵
(四)极端色彩的宗教复兴运动
(五)“圣战”旗号下的恐怖活动
(六)“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
(七)脆弱的周边地带
(八)三股恶势力的合流
(九)古丝路上烽烟骤起
(十)祸患无穷的灾难
(十一)中国关注西部
(十二)共同的忧患
(十三)各国携手制恶
三、日益凸现的地缘经济意义
(一)欧亚:丰厚的资源基础
(二)中亚:能源富国战略
(三)中国:发展中的能源需求
(四)欧亚大陆之桥

第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历程中的六国概况
(七)仍难免唯俄罗斯马首是瞻
(八)西方俱乐部的“槛外人
(九)叩开东方巨邻之门
六、乌兹别克斯坦:挑战压力
的抉择
(一)古国今昔
(二)不变中求稳定
(三)社会安定的致命隐患
(四)争当中亚“领头羊
(五)现实的成就
(六)双内陆外交战略定位
(七)现实选择:倚重俄罗斯
(八)长远需求:发展与西方关系
(九)务实举措:优化与中亚邻国关系
(十)相互倚重: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第三章 “上海五国”的发展历程
一、中苏关系的历史继承(1949
1991年)
(一)恩恩怨怨二十年
(二)坚冰开始融化
(三)告别过去
……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作用和国际影响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
第六章 附录
维护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旋律(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