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093194
  • 作      者:
    李永全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6
收藏
内容介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只是试图从一个侧面考察这种体制的形成。旨在对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俄国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br>    一、政党的概念和西方政党的产生<br>    “党”这一概念源于拉丁文pars一词,原来的含义为“一部分”,后来表示由共同的思想和利益联合起来的人们的有组织的团体。政党是政治性质的组织,代表某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的利益,联合这些阶级或阶层中最积极的代表人物去实现既定目标。政党是社会中阶级或阶层积极分子的正式组织,多数情况下以进行政治斗争和夺取政权为目的;政党通常具有自己的纲领、章程和其他纲领性文件。纲领阐述政党的目标和任务,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章程阐述党的结构、地方组织、中央领导机关和出版机关、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政党”概念和定义问题上,最重要的是阶级原则,即每个政党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代表某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虽然现在有些政党宣布自己是非阶级的,具有全民性质、全人类性质,但是实际上它们仍然代表某一社会阶层和集团的利益。<br>    政党这种政治组织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党的产生需要有相应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前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时期,没有政党存在。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强化专制君主制度,不仅剥夺被统治阶级的结社自由,也不允许本阶级的成员享有结社的权利。政党通常是在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资本主义产生和确立的时代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雇佣劳动制。为建立和发展这种制度,资产阶级要求有平等地剥削劳动力的权利,即所谓的“自由”、“平等”。这就要求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教神权制度,实行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这种保证剥削者享有民主的制度,不仅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等机构采取普选的形式,还表现在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和集团都有政党组织,通过议会等机构参加国家管理,维护自身利益。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社会上的先进分子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历史经验表明,一个阶级(阶层、集团)的要求,往往并不是由他们的直接代表首先意识到的,而是由其他阶级(阶层、集团)的代表,由那些同自己的出身决裂的有教养的人首先意识到的。这就是知识分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正是他们成了党的组织者和领袖。<br>    ……
展开
目录
再版序言<br>前言<br>上篇 俄国政党制度的形成<br>第一章 俄国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br>一、政党的概念和西方政党的产生<br>二、俄国政党的分类<br>三、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改革<br>四、俄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br>五、自由主义思想的传入<br>六、民粹主义与民粹派<br>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r>第二章 俄国主要政党的出现及其纲领<br>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主要政治力量<br>二、君主制的卫士——黑帮和“10月17日”同盟<br>三、陛下的反对派——立宪民主党<br>四、农民社会主义的鼓吹者——社会革命党<br>五、举黑色旗帜的无政府主义者<br>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与党内分裂<br>第三章 1905—1907年:革命的演习<br>一、1905年革命的起因<br>二、第一次革命时期的俄国政治舞台<br>三、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策略分歧<br>四、社会革命党人的斗争策略<br>五、资产阶级政党对革命的态度<br>六、斯托雷平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意义<br>第四章 战争与政党<br>一、大战的爆发及其对俄国的影响<br>二、战争期间的黑帮和十月党人<br>三、立宪民主党在战争期间的活动<br>四、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战争期间的表现<br>五、战争期间的布尔什维克与列宁的革命理论<br>第五章 二月革命后多党合作的尝试<br>一、二月革命爆发与君主制被推翻<br>二、立宪民主党与临时政府<br>三、苏维埃的产生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活动<br>四、布尔什维克走出地下状态<br>五、战争和土地问题<br>六、俄国形成了多党制吗?<br>下篇 苏联一党制的建立<br>第六章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br>一、列宁的《四月提纲》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br>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对革命前途的认识及其策略<br>三、立宪民主党人与反动将军叛乱<br>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br>五、十月革命的爆发及其历史意义<br>第七章 国内战争时期的集中制试验<br>一、是立宪会议,还是苏维埃<br>二、围绕布列斯特和约的斗争<br>三、“战时共产主义”实践与契卡的活动及其影响<br>四、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摩擦<br>五、积极参政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及其命运<br>六、俄共(布)第二个党纲<br>第八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民主与政治集中的探索<br>一、新形势下布尔什维克与各党派的关系<br>二、俄共(布)十大与新经济政策<br>三、《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及其影响<br>四、无政府主义者的命运<br>第九章 布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中的地位<br>一、布尔什维克一党制的确立<br>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br>三、党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br>四、党同人民的关系<br>第十章 共产党与苏联体制<br>一、共产党的组织政治活动<br>二、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br>三、关于党内民主<br>四、谁来监督执政党<br>五、列宁遗嘱<br>六、斯大林体制的形成<br>结束语<br>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