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地理之道,山水而已”。甚至认为“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从今日观点来看,所以注重水法,首先因为水对生态环境即所谓“地气”、“生气”至关重要。风水学认为:“山之血脉乃为水,山之骨肉皮毛即石土草木。”俗称“山管人丁水管财”,这是对以农为本、水为农业命脉的认识。凡耕渔、饮用、去恶、舟楫之利以及调节小气候,莫不仰仗于水。风水家相地重水,还出于对交通和防御的考虑。正如《平洋全书》所说:“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去处。”相土重水是考虑防水害。选址于河曲处,且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如故宫的金水河、民宅前半月形风水池,都出于此。这一形式所以吉处,是出于基地安全。由现代水文地理可知,河流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偏向力作用,往往向南形成河曲,北岸凸而南岸凹,水流挟带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积成滩,而凹岸则不断被河水淘深挖深,导致塌岸。显然选址在河曲近岸一侧即水环三面的岸上是极为有利的。唐时风水师裴勘选择浮梁县治基址时,正是根据以上风水理论为其标准之一。
把县城选在孔阜山南麓(今浮梁镇旧城),一是因其地势比原治南城的地势高,明堂又比较平展开阔,基本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水患,又有发展空间,治所有安全感。二是昌江之水自北经东曲环至南由西南流出,对县治形成环抱之势,况且东河与昌江之水在城南交汇,使水流缓慢,蜿蜒迂曲,荡荡悠悠,一步三顾,符合“源宜朝抱有性,去口关闭紧密”和何晓昕《风水探源》中“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之宅也。”等风水原则。三是其后有孔阜山作屏蔽,符合风水宝地的西北方有环形山挡住西北风,因而“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风水定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