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第二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08845X
  • 作      者:
    (法)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著
  • 出 版 社 :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古代神话和民俗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部纵观整个女性的历史和世界的百科全书。让读者能领域到了西蒙·波伏娃的卓越的才华和卓立不群的思想观点,以及对女性的命运和未来的远见卓识。
  
展开
内容介绍
  是使波伏娃获得世界声誉的代表作,一个最著名、也是最恰当的评语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还被誉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在这部最全面的展示波伏娃才华的巨著中,她以百科全书式的广博学识、严肃的态度、大胆的笔触,在上卷中俯瞰了从原始社会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西方妇女处境、地位和权利的演变和有关女性的种种神话,说明了女性并非是天生比男人低劣的第二性,以及女人如何变成了永恒的弱者,下卷中更以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力,提示了妇性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个体发展史的性格差异,现代女性所面临的艰难的人生抉择和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出她们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观、爱情观和家庭观。
展开
精彩书摘
  女人?简单!喜欢下定义的人说:女人就意味着子宫和卵巢,用“雌的”这个词来定义女人就足矣。当男人说出“雌的”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具有侮辱的含义,但他们并不会由于自己的这种动物性而感到丝毫的羞耻。相反,若是有人形容他:“真是个雄的(male)”,他却会以此为荣。“雌”这个字具有贬义性质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由于它将她囚禁在性别的牢笼中。男人认为“雌的”即使用在沉默的无害动物身上,也是危险和卑劣的,这显然是女人引起了敌意的联想。甚至他还从生物学角度为这一观点找出论据并浮想联翩:敏捷的精子被淹没在硕大的卵子里;不可一世的白蚁王后役使着雄性的工蚁;雌螳螂和母蜘蛛已厌烦了爱情,于是咬碎吞下了自己的丈夫;发情的母狗带着骚味满街乱跑;母猴不知羞耻地露出臀部,摇摆地往前走;即使令人生畏的母虎、母豹、母狮,交配时也在雄性如同帝王的身体之下,像个奴隶。雌性是慵懒的、狡猾的、热切的、愚不可及的、无情的、残酷的、卑贱的,男人将这一切统统加在女人身上。
  柏拉图说过,最初每个人都有两张面孔、四条胳膊、四条腿和两个连在一起的躯干。他们在某个时候被神灵劈成两半,从此以后其中的一半总希望能够找到另一半并重新与之结合在一起。后来众神把各不相同的两半判为夫妻,繁衍后代。然而这个故事仅仅解释了爱情,但最早期的两性分化却是特定的。因而圣?托马斯把女人称为“从属的”人,事实上这就是以男性本位作为了出发点,利用某种形式来暗杀了两性存在的意外和偶然。
  人对两性的功能有着千奇百怪的理论。最初,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些理论,它们所反映的仅仅是某种社会神话。父亲与怀孕无关,这种想法有久远的历史——某些原始的母系社会就_直有这样的观念。伴随父权社会的出现,男性极力想获得控制和拥有后代的权力。于是一种新的理论创造出来:承认母亲在生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承认的仅仅是她携带并培育了由父亲独自创造出的精子。
  直到今天,人们才注意到某些科学家研究的反向趋向。在单性生殖实验中发现,精子的功能可以转化为一个单纯的物理化学反应物。有实验表明,在某些物种中,甚至用针刺一下,便可以引起卵子的分裂并促使胚胎发育。有人因此大胆假设,认为雄性物质(精子)如同醇素,对生殖并无多大作用,甚至假设有一天毋须雄性即可生殖——这种推理似乎就像许多女人所祈祷的那样。然而这种推论过于大胆,尚无任何生命过程能证明这一假设。有性生殖并不应先人为主地被认为是主要的生命形式,但事实上也可以毫无证据地说,它的重要性可以被低估。
  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后代的性别由受精时的染色体结构决定。在哺乳动物中,精子造成了这些结果。两种数量相等的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卵子也都含有这种染色体),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是卵子所没有的)。除了这两种染色体以外,卵子与精子里均含有另一组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当卵子受精与精子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就含有两组完整的染色体,于是形成了该物种的遗传特性——例如人有48个染色体。如果由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完成受精,受精卵就会含有两个x染色体,便会发育成为女性(XX)。如果是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只含有一个x染色体,便会发育成男性(XY)。鸟类和蝴蝶的情况与人类恰恰相反,但其确定性别的原理却是一样,即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卵子决定后代的性别。在遗传学上,孟德尔定律表明父母起着同样作用——染色体包含的遗传基因被同样地传到受精卵里。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两种因子并无优劣之别;它们一旦结合就会使其个体性在受精卵中荡然无存了。有两种常见的假说(在基础生物学意义上)存在着明显谬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实与神话
动物交配:生物学依据
性中心说:精神分析学的女性观
经济中心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女性观

第二章 历史
游牧部落中的女人
农业社会早期的女人
父权社会与上古时代
中世纪到18世纪的法国女人
后法国大革命时代:就业与从政

第三章 神话
梦想、恐惧与崇拜对象
五位作家笔下的女人神话
神话与现实

第四章 女性的形成
小女孩
少女
性觉醒
女性同性恋

第五章 外境
少妇
母亲
交际女性
妓女
女人的处境与物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