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结构人类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70167
  • 作      者: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结构人类学》(共2册)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系列之一,列维-斯特劳斯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大师和文化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曾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人类一切的亲属关系归纳为三种结构和两种交换形式,认为社会人类学应主要研究深层结构的转换规则。14卷的《列维·斯特劳斯文集》全方位译介了这位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的一生力作,展现其学术体系的全貌。
展开
作者简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并从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结构人类学》(1~2)、《神话学》(4卷)、《野性的思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为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下称“文集”)中文版在作者将届百岁高龄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遂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简言之,“文集”的出版标志着中法人文学术交流近年来的积极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在与世界学术接轨的实践中又前进了一大步。关于作者学术思想的主旨和意义,各位译者均在各书译后记中作了介绍。在此,我拟略谈列维斯特劳斯学术思想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整体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发展所可能具有的意义。
  列维斯特劳斯的学术思想在战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作为专业人类学家和作为结构主义哲学家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上。在人类学界,作为理论人类学家,50年来其专业影响力几乎无人可及。作为“结构主义哲学家”,其声势在结构主义运动兴盛期间竟可直逼萨特,甚至曾一度取而代之。实际上,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第一创始人,其后结构主义影响了法国甚至西方整整一代文化和学术的方向。比萨特更为重要之处则表现在,其影响不限于社会文化思潮方面,而是同时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领域,并已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诸相关学科领域内促成了各种多学科理论运作之交汇点,以至于以其人类学学科为中心可将其结构理论放射到许多其他相关学科中去;同时作为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评者,其理论方法又可直接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思考。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合辑,代表了作者在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这些文章的选取和安排都是为了让不熟悉人类学的读者能够对这门学科的问题获得一个框架式的认识,而且,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介绍了人类学的发展方向和能够解决的问题本书讨论了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美洲印地安人社会的习俗和制度,人类学与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关系,考察了人类学在社会科学整体中的地位,人类学的教学问题。阐释了这个学科的过去和将来,界定了人类学的工作领域,描绘了它所提出的问题的前景。
展开
精彩书评
  本文集涵盖了列维-斯特劳斯各个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著作,为中国学界提供了一套全面深入了解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原始资料。
  全部由法文原文译出,并且保留了原文的所有注释、插图等,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原汁原味。
  邀请了著名学者李幼蒸、周昌忠等承担翻译工作。诸位译者本身都是治学严谨的专家、学者,有力地保证了译文的质量,与原文可谓“双璧”。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有关舅甥关系的专门问题上,我们最好还是回到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上来。在一篇关于南非的舅父的著名论文中,他首次试图揭示和分析不妨称为“给态度定性的普遍原则”的各种表现方式。这里只需很快地回顾一下这篇今天已成经典的论文的基本论点。
  按照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看法,舅甥关系这个术语涵盖两个命题相反的态度系统。其中一种情形是舅父反映着家庭的权威,令人生畏和服从,拥有对外甥的权利;另一种情形是外甥反过来对舅父行使亲密性的特权,多少把他当成牺牲品对待。其次,在甥对舅、子对父的两种态度之间存在着关联性。我们在这两种情形下都看到了两个相同然而颠倒的态度系统:在父子关系亲密无间的群体里,舅甥关系严谨不苟;如果父亲是家庭权威的严肃体现,舅父就会受到无拘无束的对待。于是,两种态度的群体形成了音位学家所说的两组对立。对于这种现象,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他的论文的结尾建议作如下解说:说到底,继嗣关系决定着这些对立组合的含义。在父系制度下,父亲或者父系继嗣代表着传统权威,舅父被视为“男性母亲”,受到通常跟母亲相同的对待,有时甚至可以用母亲的名字直呼舅父。这一局面在母系制度下颠倒了过来:舅父代表权威,温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则锁定在父亲及其世系上面。
  对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这个重要贡献很难评价过高。在进化论玄学的高谈阔论遭到罗维的大刀阔斧的批评之后,现在轮到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了。我们说,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努力未能一蹴而就地达成他的目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降低了对这位伟大的英国社会学家所应当怀有的敬意。所以,让我们确定一下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论文遗留下来的几个未获解答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问题:首先,舅甥关系并非出现在所有的母系制度和父系制度里,它在一些既非前者亦非后者的系统当中有时也能看到。其次,舅甥关系并非一种只有两个词项的关系,它拥有四个词项:兄弟、姐妹、姻兄弟、甥侄。拉德克利夫-布朗的那种诠释方法把某些成分从一个整体性的系统里任意地剥离出来,然而这种系统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下面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双重困难。
  在美拉尼西亚的特洛布里恩诸岛上,土著民族的社会组织以母系继嗣、父子之间自由和亲密无间以及一种明显的对抗型的舅甥关系为特点。与此相反,高加索地区(Caucase)处于父系制度下的柴尔凯斯人(Tcherkesses)却让父子之间充满敌意,舅父则帮助外甥,外甥结婚的时候还要送给他一匹马。至此我们仍未超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程式的范围。不过,让我们看看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其他家庭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指出,特洛布里恩岛上的夫妻生活在一种温情的亲密气氛当中,双方关系呈现互惠性。支配着兄弟和姐妹双方关系的反而是一种极其严厉的禁律。高加索在这方面的情形又如何呢?在那里,兄弟和姐妹之间是一种温情的关系;甚至在普沙瓦人(Pschay)那里,一个独生女甚至会“收养”一个“兄弟”,充当她身边的压床童男,而这在习惯上是个应由兄弟担当的角色。然而,夫妻之间的情形又完全不同了:一个柴尔凯斯人不敢同妻子一道公开露面,只能私下里探访妻子。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对于一个特洛布里恩男人来说,如果说他长得像他的姐妹,那是无以复加的侮辱。这一禁忌在高加索的对等物是严禁向一个男人打听他妻子的健康状况。
展开
目录
结构人类学(1)

第一部分 语言与亲属关系
第一章 绪论:历史学与民族学
第二章 语言学和人类学中的结构分析
第三章 语言和社会
第四章 语言学与人类学
第五章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跋语
第二部分  社会组织
第六章 民族学中的远古性概念
第七章 巴西中部和东部的社会结构
第八章 有二元组织这回事吗?
第三部分 巫术与宗教
第九章 巫师与巫术
第十章 象征的效力
第十一章 神话的结构
第十二章 结构与辩证法
第四部分 艺术
第十三章 亚洲和美洲艺术中的裂分表现方法
第十四章 一条体内充满鱼的蛇
第五部分 关于方法和教学的问题
第十五章 民族学中的结构概念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的跋语
第十七章 人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及其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插图目录
结构人类学(2)
第一部分 展望
第一章 人类学的领域
第二章 关于人的科学的奠基人让雅克·卢梭
第三章 迪尔凯姆对民族学的贡献
第四章 美国民族学研究署的工作和教训
第五章 无文字民族的宗教之比较
第二部分 社会组织
第六章 关于模型的概念:意义和运用
第七章 关于亲属关系的原子的思考
第三部分 神话和仪式
第八章 结构和形式:关于弗·普罗普的一部著作的思考
第九章 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
第十章 温内巴戈神话四则
第十一章 星球的性别
第十二章 文化中的蘑菇
第十三章 相邻民族的仪式和神话之间的对称关系
第十四章 神话是怎样消亡的
第四部分 人文主义和人文学科
第十五章 对几份问卷调查的答复
 一 三种人文主义
 二 结构主义和文学批评
 三 从一场回顾展谈起
 四 1985年的艺术
 五 都市文明与精神健康
 六 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
第十六章 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的科学标准
第十七章 文化的非连续性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 民族志和历史学面临的文化非连续性问题
 二 抵制发展的三个原因
第十八章 种族与历史
 一 种族与文化
 二 文化的多样性
 三 种族中心主义
 四 远古文化和原始文化
 五 进步的概念
 六 静止的历史和累积的历史
 七 西方文明的地位
 八 偶然性与文明
 九 文化之间的合作
 十 进步的双重含义
参考文献
索引
插图目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