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吉林质检所的鉴定及报纸的公开报道,艾伦堡公司一百个不服,
他们不甘心做第二个“华旗”,立即进行反击。
首先,他们请公司所
在地的四平市技术监督局对收集到的6月22日及以后生产的饮料重新检验,
检验后,该局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所检验产品全部合格。之后,
该公司向吉林省质量监督的最高权力机关——技术监督局提出询问。省技
术监督局在调查研究后,明确表示长春市食品办是生产领域的管理部门,
无权自行组织对食品的检验工作,因此这次检验活动无效;此外,按规定
对饮料检验,须抽检样品一箱(即24瓶),其中12瓶用于检验,另12瓶留作
备用,供日后复检或对初检结果复议仲裁时使用。这次抽检在数量上没有
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因此从技术角度看这个检验过程是不科学的。最高
权力机构的结论性意见,无疑是对艾伦堡公司的最有力支持。
同时,
艾伦堡公司的这一系列行动得到了吉林省级新闻单位的同情和支持,他们
迅速加入到为“艾伦堡”打抱不平、摇旗助战的行列。吉林电视台首先采
访并播出了技术监督局的意见,为“艾伦堡”恢复名誉给予了最有力的支
持;紧接着,《吉林经济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不改发生的“艾伦堡事
件”》,公开点名指责长春市食品工业办的做法。据说这种做法在吉林省
新闻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艾伦堡事件”暂告一段,匆匆撤下去的“艾
伦堡”饮品又回到长春市夜总会、大小饭店的餐桌上。当初首先推出“艾
伦堡”有细菌消息的那家报纸,而后又以半版篇幅登载广告:三代人手指
一齐高举,称赞“艾伦堡”卫生指标全部合格、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云云
。
从“艾伦堡事件”的处理过程来看,当组织面临失实报道造成危机
时可采取以下步骤作为对策:
①立即着手调查舆论失实的起因,客观
分析因报道失实给组织带来的损害程度,尽快决定挽回损失的基本策略。
②采用各种条件,找出能证明自己确实无误的科学依据。对严重失实报
道并造成恶劣后果的,应积极争取政府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组织的所有
公众中,政府公众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公众,政府公众的支持作用是其他公
众所不能代替的。
③迅速把事实真相告之广大公众。在这方面,首先
要争取各种新闻媒介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事实真相,
必要时还可召开记者招待会,通过他们扭转不利的社会舆论。即使是由于
报道失实而给组织带来损害的新闻单位,组织在与之接触时也不要剑拔弩
张,立即追究他们的责任。更不要意气用事,与之对簿公堂,以法律的形
式解决问题。因为这类事件,法庭从调查到判决需要较长的时间,即使组
织打赢了官司,企业所受的伤害也难以弥补,同时又恶化了与新闻媒介的
关系。所以,应该冷静、坦诚地把失误的原因和组织的要求介绍给他们,
最好由他们主动为组织做舆论“平反”工作。如上海化学品厂在某报刊登
了失实文章后,他们没有采取强硬的驳斥行为,而是主动向报社写信,介
绍“珍珠液”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并建议该报对片面讲珍珠霜没有任何营
养的错误看法“请予澄清”。这种做法比较得体,即没有损伤媒介关系,
同时又澄清了事实,使消费者消除疑虑。
有时新闻媒介的报道只是部
分失实,比如在事件的细节上有一定出入,或在语言上较为尖锐。此时,
组织更不能采取强硬的措施,抓住某些部分失误为自己辩解。首先应端正
态度,找出不足,诚恳地向新闻单位表示欢迎批评。这样虚心的态度有利
于媒介公众冷静地分析自己对别人的批评是否准确。其次,组织可以利用
媒介公众“中介人”的关系,向社会公众作解释,由此增加可信度。第三
,组织还可以利用受惠的部分公众,以第三者的身份说明缘故和事实真相
。
总之,澄清事实真相,又避免与新闻媒介伤和气,是处理这类危机
事件的基本原则。P.380-38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