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为了更好地满足关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动态的读者的需要,我们把多年来分散刊登在各期《国外社会科学》的大批文章逐一进行筛选,从中挑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然后按专题编辑成册。这样,就有了后来读者见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卷本“当代西方学术思潮丛书”:《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这套书发行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却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当然,这给了我们动力,使我们萌生了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的想法。
《国外社会科学》的作者大多系中央和地方社科院、各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中不乏学养深厚的优秀学者;而发表在作为国家社科类核心期刊《国外社会科学》上的许多文章,也不乏受到读者欢迎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以不同方式涉及到近年来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向读者提供了大量相关信息。这些研究进展、研究动态和相关信息不仅对专门从事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是有用的,而且对从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的学者也有借鉴作用,尤其是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一些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对中国学者是有参考价值的,而有些知识则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
20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几大特点:体制化、专门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其中,专门化和综合化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自人类有了人文社会科学以来,学科分化和细化的趋势虽然一直没有终止,但综合化和跨学科研究却显示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趋势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变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恐怕与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不无关系,认识和解决当代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单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或曰现在的时髦用语:全球化,这是人文社会科学一个总的发展趋势。这是国际交往增多、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日益增多的共同性和普遍性,以及交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等所带来的直接结果。
我们这次的编选工作,大体上按上述思路来进行。总题目仍然是“当代西方学术思潮丛书”,没有将总题目中的“西方”改为“国外”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涉及西方学术思潮的文章的确占了绝大多数;二是为了与四年前出版的那套丛书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丛书”仍然分三卷。三卷的题目分别为:《嬗变与趋向——人文科学篇》、《整合与拓展——社会科学篇》、《交汇与综合——跨学科篇》。三卷共包含2000年至2003年间发表的论文、综述、评论、译文等类文章90余篇。每卷30多万字,总计100万字略多。这些文章基本上可以反映当代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当然也涵盖了当今世界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学者们持续关注的全球化问题、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文化问题、国外中国研究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们尽可能按不同卷的内容进行选编,使各卷的内容能够更加协调,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也由于有些文章的内容确有交叉,划分难免失当。另外,由于文章涉及学科较多,又分散于各期《国外社会科学》,发表的时间也有先有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侧重点各异,即使把它们编排在一起,也不可能获得专书那样强的系统性。这一点,还望读者谅解。
但是我始终相信,也许正是文章的这种多姿多彩,反而可能增加可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论衡》)。如果我们的丛书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则编辑们的劳动没有白费,尚可聊以自慰了。出版社和编辑部的同事们嘱给丛书写个序,没有太多新话可说,写下这几句话,是为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