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6045344
  • 作      者:
    朱大可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大可,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博士,悉尼大学亚洲研究学院访问学者。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其著述有《燃烧的迷津》和《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话语的闪电》、《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与张闳合编)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在中国文化界负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著名批评家朱大可1999-2004年这五年间的大部分较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批评文章。所有文章均曾公开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等著名媒体上,其中一些作品曾经引发广泛争议。作为中国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朱大可迄今仍然保持着犀利而深刻的风格,与他的神学、神话和文化阐释学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评更具“杀伤力”,并因此而有“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话语风格,对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批评”产生了微妙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3-5页
  甜蜜的行旅
  ——论余秋雨现象
  文人和大众的新和解运动
  品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时髦风 气。如果我没有弄错,在革除了深度和力度的所谓“后文化时 代”,这是继汪国真之后在散文和历史交界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 事件。显然,历史和文学正在制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历史利用文 学获得“美丽外观”,而文学利用历史获得了“精神深度”。由 此带来的文化狂喜,可以从该书的发行量上得到证实。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让我们先回忆一下汪国真的诗歌 (以下简称“汪诗”),尽管这是一件颇令人难堪的事情。
  海子死了,汪国真诞生了,这是1989年6月以后中国文学所 发生的最富戏剧性的变化。海子一举带走了农业时代的诗歌真 理,并为“汪诗”的涌现开辟出血的道路。  “不合时宜”的“旧 式”精神使徒,最终让位给了一个肤浅的诗坛流行歌手。这正是 “历史的必然”。  “海诗”不过是少数校园理想主义者的圣经, 而“汪诗”才是热爱生活的广大女学生的起居事典。在中国成为 全球最大市场之后,诗歌条码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越过那些抨击者的痛心疾首的呐喊,  “汪诗”在市场上茁壮 发育,后者表达了“后文化时代”的“拉罐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高度通俗(彻底放弃原创性并对精英思想作简陋拷贝);第 二,用过即扔(彻底放弃经典性写作)。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历了 海子式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后,人们只需一种非常轻盈的 “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 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
  这样一种“生命能够承受之轻”的诗歌口红,在一个高速消 费的市场化图景中,无疑是非常和谐的物象。没有任何一种力量 能够阻止它的涌现和受宠。在90年代上半期,  “汪诗”的情形大 致就是如此。而在90年代末的今天,  “汪诗”甚至和王朔、苏童 及王小波(后者情形或许有些不同)一起,发展为网络消费的主要 对象。在那些文化网站和网上文化超市的货架上,这些物件早已 经融人了日用品的亲切行列(对此我只是有一点点惊讶而已)。
  余秋雨的散文(以下简称“余文”)与之有非常类似的经历。 一个富于戏剧性的例证是,据说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 警方从某妓女的手袋里查出了三件物品:口红、避孕套和《文化 苦旅》。这个传闻在海内外文人圈子中流传甚广,并且在一次港 台文化研讨会上成为—个尖锐的话题(可以参见台湾《中国时报》 和新加坡《联合早报》当时的专题报导)。余文因而受到了人们的 攻击,似乎其作品一旦成为性工作者的读物,就变得十分可疑起 来。
  这无疑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理念。在我看来,即使这一“捕风 捉影”的传闻属实,它也决不能成为“媚俗”之类的“道德化批 评”的借口。相反,它的重要意义被包含在它的隐喻I生之中:在 那个女人的个人视界单.《文化苦旅》就是她的“文化口红”和 “文化避孕套”。它们是一组互相隐喻的同义语词,具有完全相 同的日用品功能,被收藏在一个“意识形态的手袋”里。余文正 是这样一种文化消费品,但却比汪诗更加“耐用”,因为它不仅 是用以点缀生活的“文化口红”,而且还是“文化避孕套”,审 慎规避着那些道德“病毒”。
  “后文化时代”的特征是:精英不再引领大众,而是大众支 配“精英”。这种结构倒置的后果就是精英的全面湮灭:这个曾 经散发着思想香气的阶层,已经被大众与全球一体化市场与资讯 洪流所吞没,只有少数人继续浮在水面。他们是市场的先锋,犀 利地洞悉大众趣味的转移和文化的市场走向,并且利用这点对大 众进行“反操纵”。他们通常受雇于国际(或区域)资本,藉其 专业特长为世界大亨效力,同时也利用国际资本实现其个人的文 化野心。
  我要援引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麦伦与国际传 媒大亨梅铎的关系来表明这点。一个老套的好莱坞言情故事,在 近似疯狂的高额制作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商业回响。另一个例子 是中国画家陈逸飞和美国犹太大亨哈默的关系。它们证明“精 英”的信念早已过时。这个世界需要的决不再是创造思想的精 英,而是追踪公众趣味与理念的猎狗。他们不再像民众提供“思 想”,他们仅仅发现和供应市场所需的“模式”。
  改变精英命运的另一个动力是资讯的全球化。就在最近的两 三年内,由于OCR技术(即对扫描的图像文件可以进行自由编 辑)的发明,网络文字输入的困难已经消散,平面图书资源的利 用变得轻而易举,网络杂志、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个人网页大规模 涌现,网络文字总量(NET w0RDS)在迅速增值,并为个人文化 及区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开辟了阔大道路。
展开
目录
第一辑文学:舞蹈的盲肠
3  甜蜜的行旅
35  罪与罚:中国文坛的道德清洗运动
39  舞蹈的盲肠
42  天鹅绒审判和诺贝尔主义的终结
47  倒了大楣的诺贝尔奖
49  诺奖危机和文学在全球的失败
第二辑书评:阅读和午夜的絮语
57  正义者的迷津
61  究竟谁比谁更丑陋
65  后寻根主义:中国农民的灵魂写真
70  缅怀异邦的岁月
74  越过女性主义的感官视界
78  诗歌麻将的N种玩法
83  大众文化的解密时代
88  “上海神话”和市民社会的隐形
92  500年历史细节的精密拼图
95  我坐在加缪先生的山顶上
98  文化口吃与学术真相
10   民族失忆与新记忆运动
第三辑大众文化:繁华声浪中的退行危机
107  快乐的权利
111  消费时代的意识形态传奇
114  嗲、嫩、贱:日常美学的“三字经”
117  春节文化的四大恶俗
120  繁华声浪中的文化退行危机
123  古哥文化和第二次资讯革命
126  “内裤逻辑”及其文化景气指数
128  “零年代”的男色崇拜
130  赵饶案:绯闻消费的文化解读
133  嘉年华:从静寂民俗到尖叫消费
136  整蛊主义、祖国花朵和伦理危机
139  上海精神和老克腊主义
141  上海:情欲在尖叫
146  零年代:大话革命与小资复兴
156  考研狂潮、学位崇拜和知识神话
159  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
166  肉身叙事的策略、逻辑及其敌人
174  “荡妇”麦当娜和香烟变法
177  女胸的三种历史语文
180  蒙娜丽莎微笑的文化解码
183  中产阶级偶像芭比小姐
186  从母亲到荡妇的偶像转型
第四辑小众文化:英雄的梦呓
193  两种人本主义及其书法对抗
198  在反叛与皈依之间
205  埋伏在影院里的文化霸权
208  文化讼战和费厄泼来主义
211  “假领主义”和上海文化的本性
214  文革暴力话语的民间复活
217  “孟席斯现象”和史学危机
220  “人文主义”,还是“人纹主义”
223  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书
239  娱乐政治学的社会公约
第五辑时政:屁权之争
245  五四和新文化幽灵的世纪徘徊
250  约伯之痛:我们无尽的哀歌
253  曹杨新村博物馆刍议
256  话说乞丐这档子事
257  范志毅这只球
259  将野生动物大餐进行到底
261  人民大会堂的门券
263  屁权之争
265  萨斯政治中的两种动员模式
269  非典危机中的上海“守望社会”
273  再见,亲爱的萨斯同志!
275  非典卫生学:肺主权、咳嗽政治和公共体温
282  上海在文化变法的前线
286  牌坊下的处女膜政治
289  文化的伪饰与还原
代跋:我跟文学离婚已无可挽回/孤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