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只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事,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骚。这种人,尽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经,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师父之后,觉得师父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师父的话,把师父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师父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师父是恶知识呢?师父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个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在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众生供养: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摄受众生供养: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4)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5)勤修善根供养: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勘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6)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的发心,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
展开
净慧
这本《普贤行愿品讲记》是济群法师1996年秋天在柏林寺“中元节报恩法会”上的讲经记录。记得那时天气炎热,法师刚在寺里参加完第四届生活禅夏令营,就不辞辛劳,慨然应请讲述《普贤行愿品》。他的讲演轻松活泼,能在深契佛意、经意的基础上结合信徒们修行生活的实际。因事显理,开启疑窦。与会信众数百人饱餐法味,皆大欢喜。
济群法师是当今教界青年法师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闻思深广、教理通达而且行持谨严、说法善巧。生活禅夏令营在柏林寺已举办了五届,济群法师就三度前往作讲演。他清新、隽永的说法如春风拂面、甘露灌顶,深受营员们的欢迎。可以说,济群法师是一位修学有成、足以担当弘法大任的年轻法师。他使我生发了一些对僧才培养问题的感想。
培养造就合格的僧才,现已为佛教界所普遍重视。但怎样才算合格的僧才,人们的认识却未尽一致。其实这一问题早有现成的答案。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对座下的弟子提出了四点要:道心第一,学问第二,弘法第三,做事第-四。这四点要求可作为我们考虑僧才培养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道心”指信仰坚定、奉戒谨严,真有了生脱死、上求下化的发心。这是僧人之为僧人的根本所在,是僧人于色命之外的第二生命。如果丧失了这一生命,则他与一个俗人没有什么不同,何以住持佛法、利益人天?
所谓“学问”包括内学(佛法三学)、外学(世法)。不通内学,荒废闻思,于己,或盲修瞎炼,或落于暗证起增上慢;于人,开口漏逗,不涉典章。时间一长,信心疲劳,道心难保。因为道心之坚固长远要以如理修行、如理体证作保障。欲如理,先明理,这就是内明。世法不通对于自己修行暂时也许无大妨害,但如果要出而为人、随机施化,则应在通达内明的基础上于世法略知一二。这样,佛法世法融会贯通,才能深入尘劳,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说到僧人学问的养成,有个方法论的问题。修行者的学问应是解行并重的学问。学问的价值在于净化心地、开发智慧、改观生命、利益他人,在于指导实践。除此而外,学
问自身没有抽象、独立的价值。佛法在这一点上与传统儒家是一致的。孔子说他“十又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孔子所志的“学”是脱离人生实际的、戏论的、抽象的学问的话,他怎么能获得“不惑”、“耳顺”等人生修养的受用呢?所以僧人首溪学,当避免歧路!尤其近百年来,西学东渐,西方学术的一些方法论被片面地引入佛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动摇佛教信仰基石、毁佛法的种种奇谈怪论,其流毒至今未散。殊不知,方木逗圆孔,着手便错!——这样的学问,对于住持正法的僧人,有不如无。
所谓“弘法”,指讲经说法、办学、办刊、办弘活动、著书立说等。弘法的根本目标是“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离开了这个目标,单纯追求所谓的“佛教学术”或“佛教文化”,那就背离僧人的本分,也背离了佛陀出世的本怀。培养僧才的目标必须同弘法的目标保持一致。只有在十分重视信仰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僧才,方可担当弘法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