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佛者的信念:[普贤行愿品]讲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5033568
  • 作      者:
    济群法师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8.12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本《学佛者的信念》一书,是闽南佛学院济群法师受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邀请,於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法会期间,开设《普贤行愿品》讲座的录音整理。此次法会规模宏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有五、六百人之多,庄严而隆重,因缘非常的殊胜。
  当今佛教正处于末法时代,佛教在中国数千年的弘扬,存在许多误区现象,诸如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学术化等,使得整个社会对佛教充满着无知和误解,怎样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佛陀的正法,为净化社会人心服务,这是每一个学佛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世界正面临着2000年的到来,中国正走向改革的现代化,如何使佛法与时代相契合,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清楚地了解佛法的精神,并使佛的智慧贯穿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法师演讲《普贤行愿品》的目的所在。
  济群法师的讲经说法,将深奥的佛理生活化,使佛法深入世间,面对人生,做到了修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把佛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把佛陀的智慧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解脱人生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痛苦及心理障碍。在讲演的风格上,济群法师的话题,始终力求将佛法贴近生活、贴近人生、贴近社会;以人们普遍关注均感兴趣的问题为准。他的讲演,语言时而风趣幽默,时而生动活泼;时而引起大家一阵阵欢声笑语,时而赢得听众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能够听闻济群法师说法,真得非常荣幸,听他开示说法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好享受!济群法师把《普贤行愿品》修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浅显易懂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使大家从迷信和神祈的膜拜,转向对现实和人生的追求与完善。
  
  
  
  
  
展开
精彩书评
  序言
  净慧
  这本《普贤行愿品讲记》是济群法师1996年秋天在柏林寺“中元节报恩法会”上的讲经记录。记得那时天气炎热,法师刚在寺里参加完第四届生活禅夏令营,就不辞辛劳,慨然应请讲述《普贤行愿品》。他的讲演轻松活泼,能在深契佛意、经意的基础上结合信徒们修行生活的实际。因事显理,开启疑窦。与会信众数百人饱餐法味,皆大欢喜。
  济群法师是当今教界青年法师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闻思深广、教理通达而且行持谨严、说法善巧。生活禅夏令营在柏林寺已举办了五届,济群法师就三度前往作讲演。他清新、隽永的说法如春风拂面、甘露灌顶,深受营员们的欢迎。可以说,济群法师是一位修学有成、足以担当弘法大任的年轻法师。他使我生发了一些对僧才培养问题的感想。
  培养造就合格的僧才,现已为佛教界所普遍重视。但怎样才算合格的僧才,人们的认识却未尽一致。其实这一问题早有现成的答案。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对座下的弟子提出了四点要:道心第一,学问第二,弘法第三,做事第-四。这四点要求可作为我们考虑僧才培养问题的基本思路。
  所谓“道心”指信仰坚定、奉戒谨严,真有了生脱死、上求下化的发心。这是僧人之为僧人的根本所在,是僧人于色命之外的第二生命。如果丧失了这一生命,则他与一个俗人没有什么不同,何以住持佛法、利益人天?
  所谓“学问”包括内学(佛法三学)、外学(世法)。不通内学,荒废闻思,于己,或盲修瞎炼,或落于暗证起增上慢;于人,开口漏逗,不涉典章。时间一长,信心疲劳,道心难保。因为道心之坚固长远要以如理修行、如理体证作保障。欲如理,先明理,这就是内明。世法不通对于自己修行暂时也许无大妨害,但如果要出而为人、随机施化,则应在通达内明的基础上于世法略知一二。这样,佛法世法融会贯通,才能深入尘劳,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说到僧人学问的养成,有个方法论的问题。修行者的学问应是解行并重的学问。学问的价值在于净化心地、开发智慧、改观生命、利益他人,在于指导实践。除此而外,学
  问自身没有抽象、独立的价值。佛法在这一点上与传统儒家是一致的。孔子说他“十又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孔子所志的“学”是脱离人生实际的、戏论的、抽象的学问的话,他怎么能获得“不惑”、“耳顺”等人生修养的受用呢?所以僧人首溪学,当避免歧路!尤其近百年来,西学东渐,西方学术的一些方法论被片面地引入佛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动摇佛教信仰基石、毁佛法的种种奇谈怪论,其流毒至今未散。殊不知,方木逗圆孔,着手便错!——这样的学问,对于住持正法的僧人,有不如无。
  所谓“弘法”,指讲经说法、办学、办刊、办弘活动、著书立说等。弘法的根本目标是“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离开了这个目标,单纯追求所谓的“佛教学术”或“佛教文化”,那就背离僧人的本分,也背离了佛陀出世的本怀。培养僧才的目标必须同弘法的目标保持一致。只有在十分重视信仰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僧才,方可担当弘法大任。
  ……
展开
精彩书摘
  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只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事,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骚。这种人,尽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经,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师父之后,觉得师父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师父的话,把师父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师父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师父是恶知识呢?师父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个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在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众生供养: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摄受众生供养: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4)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5)勤修善根供养: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勘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6)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的发心,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
展开
目录
整理者说
序 言
第一章、导论
信仰 见地 行愿
本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及来历
本经的翻译
释经题
本经的组织与内容
第二章、序分
菩萨的资格考察
佛陀的功德有多大
如何成就 佛果功德
第三章、礼敬诸佛愿
礼敬的意义
拜哪些佛
怎样拜佛
常不轻菩萨
第四章、称赞如来愿
随喜赞叹
如来的名号及功德
十方世界 诸佛无量
称赞如来
第五章、广修供养愿
供养的意义
香花灯果供养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依法修行 是法供养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第六章、忏悔业障愿
困扰人生的重要因素
业与果报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由贪瞋痴造诸恶业
如何忏悔
第七章、随喜功德愿
随喜、不嫉妒
以佛陀为榜样
为他人的利益而高兴
见贤思齐
第八章、请转法轮愿
佛陀的最初说法
四谛法门
殷勤劝请 佛陀说法
第九章、请佛住世愿
佛陀的住世
避免误入歧途
善知识的重要
第十章、常随佛学愿
学佛与佛学
向佛、菩萨学习
释尊因地的修行
佛陀的事业
第十一章、恒顺众生愿
众生比佛重要
恒顺众生的原则
以众生为中心
平等饶益众生
众生欢喜 则如来欢喜
离开众生 不能成佛
第十二章、普皆回向愿
什么是回向
如何回向效果好
第十三章、受持利益
功德无量
消罪业 离魔障
招感殊胜的果报
往生净土
第十四章、略说前七愿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第十五章、广颂第八、九愿
学佛是为了成佛
佛陀的悲心
菩萨的愿望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在生活中修行、解脱
尽未来利乐有情
常得善友提携
亲近诸佛 弘扬佛法
勤修福慧
深入诸佛法藏
通达诸佛境界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成就佛陀的能力
具足佛陀的功德
学文殊、普贤大智大愿
第十六章、本经的殊胜
导归净土、回入娑婆
行愿无尽
利益无尽
回向
第十七章、结归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