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释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1045830
  • 作      者:
    陈耳东, 陈笑吶, 陈英吶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上,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br>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如何是平常心?要眠则眠,要坐则坐,热则取凉,寒则向火。解脱成见才有创造,解脱占有才有自由,解脱小我才有大我,时刻归零才能时刻超越,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br>    《禅释人生》与您一同探讨人生观。
展开
作者简介
    陈耳东,宁继生,笔名卉生,号忍斋主。1943年生,辽宁省盖州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参过军,转业后任职于天津市委统战部,后调任天津市政府民委宗教局。天津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业余笔耕不辍,已出版《爱语》、《历代情诗三百首》、《情诗》、《情词》、《情曲》、《禅诗三百首》、《历代高僧涛选》、《高僧传奇》、《禅释人生》(初版)、《佛教文化的关键词》、《公案百则》、《禅宗公案》等,主编“识佛从书”(巳出版七册)、“走近佛教文化丛书”(已出版四册),并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br>    陈笑呐、陈英呐系陈耳东的两个女儿。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经过反复构思,终于形成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框架,这就是本书现在的十个篇章。这十年篇章虽然概括不了人生的全部,位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具备了。从人生的生老病死(生命篇)、衣食住行(生活篇)到为人处世(处世篇)、弃恶扬善(善恶篇);从人生的修养砥砺(修持篇)、信念的真诚(信念篇)到喜结善缘(结缘篇)、回归自然(自然篇);从适意人生(适意篇)到醒悟人生(醒悟篇),可以把人生的轨迹作一个粗略的描绘。在选择材料(问题)上,我们尽量选择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以及与树立人生观有关的问题来讨论、研究,以便对人们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人处世<br>    如何正确面对错误<br>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当然应该努力做到一切都是最好的,但人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的。我们面对人生如此复杂的境况,任何一个人难免始终不出错。<br>    我国古代的先哲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先哲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人对所犯错误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呢?考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怕丢面子、威信扫地;二怕丢乌纱帽,坏了自己的前程;三怕别人嫉妒、陷害、所提意见不实等等,凡此种种,全都是从“我”字出发,迷了心窍。难道你犯了错误,不承认,不改正,这个错误就不存在了吗?人生肯定要犯很多错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面对错误,做到知错必改,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改正,并能从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的人。<br>    有朋友曾对我说:“好几次,当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在某件事上做错了时,我多怕他们不再爱我。但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因为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更爱我。比较起来,他们更需要我诚实、正直。”朋友的切身体会,正说明,只有正确地面对错误,才能换来生活的幸福。<br>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想正确地面对错误并非易事。首先是主观上,受传统和习惯的影响,家丑不可外扬,怕这怕那,死要面子,说什么也不肯认错。客观上阻力更大。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缺;也许我们的朋友不希望我们“出丑”;也许反对我们的人正等着看我们的笑话。主观和客观上这些沉重包袱压在我们的背上,像一把把大锁,锁住了我们的心智,使我们精神的闸门难以打开。<br>    要正确地面对错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勇于认错。能够认错,能够向由于决策上的错、判断上的错、听信了谗言的错、一时感情冲动而犯的种种错而遭致误解、受到冤枉、备受屈辱、饱尝痛苦的对方,说一声对不起,你受委屈了,你没有错,错的是我,这种光明磊落的胸襟,真诚坦率的态度,有错必纠的精神,知耻近乎勇的表现,其实,更令人尊敬。<br>    明代(一说清代)翰林院翰林徐存斋,被朝廷派往浙江主持科考。阅卷时,发现一名考生用了一则“颜若孔子卓”的典故。他立即拿笔在卷子上写了“杜撰”两个字,并把该生列位“四等”,这就等于不但落榜,还要到堂上“领责”。上堂那天,该考生手捧卷子,战战兢兢地向徐大人说:“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在那个时代,在那种场合,那种身份,面对由于自身学浅而犯的错误,一般人会怎样对待?我不说,恐怕大家也能想象得出。但出人意料的县,这位徐大人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很惭愧地说:“本遵侥幸太早(当时徐存斋不到三十岁),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说完,马上将“四等”“改置一等”。比起徐大人来,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那些面对错误文过饰非、恼羞成怒,甚至栽赃陷害、杀人灭口者,又当何论呢?
展开
目录
生命之歌<br>珍惜此一生<br>谁解老年心<br>老人应常忆童年<br>因病得闲殊不恶<br>以病为药、为师<br>噫!死为何物?<br>灵魂出窍时<br>大家珍重<br>无声三昧<br>赞“土馒头”<br>生活中禅<br>一粥一饭看禅规<br>一日不作一日不食<br>为素食鼓一呼<br>丛林与山居<br>随流去<br>静境与静心<br>行脚天下<br>担水搬柴皆是禅<br>马祖不缺盐酱<br>大珠用功<br>失牛失火<br>为人处世<br>一个孝字了得<br>母爱至深<br>师恩至重<br>友情之花<br>人生的三味与三戒<br>学会宽恕别人<br>戒嫉妒之心<br>如何正确面对错误<br>大度包容<br>善恶有报<br>心存善良<br>在自己的福田上播种<br>绝路逢生<br>感恩 报恩<br>施恩图报者“无功德”<br>“迷己逐物”戒<br>说吝啬<br>说贪婪<br>禅杖击狐头<br>骗子何以得逞?<br>刻苦修持<br>看破 放下 自在<br>要学会放弃<br>攀比的烦恼<br>莫妄想 莫烦恼<br>现代人生活中的尴尬<br>心静自然凉<br>调整心态 善待生活<br>主张坚决 态度和平<br>日日是好日<br>修持无著心<br>信念真诚<br>信念的真诚<br>“断臂求法”的启示<br>心中的灯<br>心中有佛风吹不动<br>除草与耕种<br>只进不退<br>希望——生命的动力<br>就这样!<br>传承——永恒之美<br>生命的绝唱<br>信念的力量<br>禅结诸缘<br>禅与书法<br>禅与丹青<br>禅与音乐<br>禅与舞蹈<br>禅与茶文化<br>禅与武术<br>禅与建筑<br>禅与经商<br>禅与健康长寿<br>禅与民俗<br>回归自然<br>枣花至小能成实<br>花枝赞<br>养水仙而有所悟<br>“放生诗”里说“放生”<br>建山与毁山<br>感谢绿色<br>山水情<br>回归自然<br>适意潇洒<br>真实的生活<br>精神要放松<br>换一个角度看世界<br>无事是贵人<br>鱼跃鸟飞<br>说说生活品质<br>下下人为上上人<br>追求永恒的幸福?<br>微笑是金<br>醒悟人生<br>醒悟——人生的转折<br>完美与缺欠<br>结与解<br>进与退<br>对花香的感悟.<br>“放下”的四十五年<br>“死”过一次之后<br>睹影而悟<br>醒悟人生<br>跋<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