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这门学科与人类的幸福密切相关,但经济学家们从未将对“幸福”通常被他们视为一个“非科学性”的概念。本书是第一部在经济学与幸福之间、幸福与民主之间建立起实证性联系的著作。两位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领域的发现以及独到的见解融入他们的研究。两位作者确认了失业、通货膨胀与不幸之间的直接关联性,从而论证了以收入、失业和通膨胀等形式体现的微观及宏观经济环境对幸福的影响。
本书主要以瑞士为研究基点,因为在瑞士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各州在直接民主方面的差异程度的影响是可以相互脱离的。他们发现,民主机制和自治程度越发达,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越高。收入的提高只能在较小的限度内增加个人的幸福感,但制度可以提高个人对政治的参与度。这样的效果则更具实质性。《幸福与经济学》一书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得出了不同寻常的结论,同时在社会学领域引发了有益的争论。
展开
——中华读书报
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科学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写下了一批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同样,北大的学者们在翻译外国学术文化方面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898年6月,早在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总理衙门奏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五节中就明确提出“开设编译局,……局中集中中西通才,专司纂译”。1902年1月,光绪发出上谕,将成立于1862年,原隶属于外务部的同文馆归并入大学堂。同年4月,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请光绪,“推荐精通西文,中学尤有根底”的直隶候补道严复,充任译书局总办,同时又委任林纾为译书局笔述。也在这一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编书处,任命李希圣为编书处总纂。译书局、编书处的成立和同文馆的并入,是北京大学全面翻译外国图书和从事出版活动的开始,也是中国大学出版活动的开始。1902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创设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