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459262
  • 作      者:
    丁祖豪[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20世纪中国哲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的世纪,系统回顾过去一百年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全面总结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对于在新世纪开拓中国哲学发展和繁荣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所论问题,涉及20世纪中国哲学的诸多领域。作者力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简要介绍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事件、哲学人物、哲学问题与哲学论争,客观阐述了20世纪中国各个时期各派哲学家的观点,准确揭示了20世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刻探讨了20世纪中国哲学进程与社会进程的互动关系及经验教训,给读者展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百年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西学输入的主要方式、渠道和时间
    在上述历史条件下,维新派出于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在政治上进行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论证他们进行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他们建立译书机构,成立学会,开展译书活动;出版报纸和创办期刊,传播西方哲学;派人出国留学,培养传播人才,从而使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时,也正是革命派从组织上和思想上酝酿进行革命起义的时候,为了推翻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们同维新派一样采取大体相同的形式制造舆论。其中,利用报刊传播西方哲学,冲破中国人的封建传统思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传播过程中,维新派和革命派不但传播方式相同,而且在传播渠道上也都是主要通过日本间接输入的。因为甲午战争后,出于对日本认识的变化,即认为日本输入西学取得了成功,因此,仿效日本,维新变法,成为当时爱国人士的共识。不仅青年学生东渡日本,而且不少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为了逃避国内封建势力的迫害也大都前往日本。同时,从政治上讲,当时日本政府对待中国人较为宽容,特别是民间友好人士更是热情欢迎。所有这些都吸引中国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云集日本。这样,日本就成了中国留学生和进步人士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些人通过日文学习西方哲学,日本成为西方哲学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这一时期西方哲学输入与传播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几年。因为这正是改良派失败进行反思和革命派起义前进行思想准备的时候,两者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会集到一起开展了这一工作。关于这一点,从翻译出版的西学书籍和中国学者发表的有关西方哲学文章,两相映照,即能证实。
    从翻译出版的西学书籍看,江南制造局译书馆提供的两个书目表,可资参考。一个是1899年的《东西学书录》,一个是1904年的《译书经眼录》。前后两个表分别反映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学著作翻译和出版的情况。把它们比较一下,便不难发现西方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急剧增长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到,19世纪末,西方哲学已有所输入,进到20世纪的初年,西方哲学在输入的西学中占据的比例,有了显著的增加。具体说来,在前表中自然科学各门所译书籍共228部,占总数的41%,而工艺和兵制仅两类也占了总数的19.3%。这说明,在19世纪末输入的西学中,兵工实用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是主流,政治方面的社会科学译书,虽然有所增加,但不十分显著。不过,值得提及的是,在这个《东西学书录》的学科分类中,第一次出现了哲学类——理学。这是西方哲学开始东渐的重要标志。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上篇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哲学
第一章 现代中国哲学的萌生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
一、西学东渐的社会条件及其推动力量
二、西学输入的主要方式、渠道和时间
三、西方哲学传播的主要内容
四、西方哲学传播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进化论世界观的确立与科学思想的产生
一、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动摇和进化论世界观的确立
二、“心性之学”的没落和科学思想的产生
第三节 哲学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一、“哲学”一词的传人
二、胡适对哲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第四节 20世纪初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一、马克思学说的初期传播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及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文化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一、新文化运动的总体精神
二、民主与科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一、重估一切价值——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二、伦理观念的革命
三、国民性的改造——新文化运动的新民理想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一、“十月革命”的影响
二、唯物史观的传人
三、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四、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五、陈独秀、李达等人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第三章 西方哲学的初步繁荣及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
第一节 全面输入西方哲学
一、新文化运动引导西方哲学传播
二、西方著名哲学家来华讲学
三、西方哲学著作的翻译及其特点
第二节 西方哲学的重点介绍
一、胡适对实验主义的介绍
二、张申府对罗素哲学的介绍
三、张东荪与张君劢对生命哲学的介绍
第三节 三次重大问题的论争及其哲学意义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及其哲学意义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及其哲学意义
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及其哲学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系统传播与初步运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动
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二、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三、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四、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哲学思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东西文化论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玄论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戴季陶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的错误及原因
三、早年毛泽东的哲学探索与理论贡献
……

下篇 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哲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