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是吕氏家学的又一明显特征。《周易·大畜卦》曾提出:“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命题,即认为通过学习古人之典籍,多多留意古人之言行,以涵养自己的德性。吕氏家学奉此为圭臬。从吕公著始,就潜心读书。史称吕公著自“幼嗜学,至忘寝食”。吕希哲“流寓淮泗间,日读易一爻,默坐沉思。”提倡“读书须要字字分明。”吕好问“平生经籍之外,无他嗜”。吕本中读的书更多,无疑是当世饱学之士之一。受此家学之陶冶,吕祖谦和其他理学家相比,显示了很高的史学造诣,在史学研究领域中,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值得说明的是吕氏家族一贯提倡读书,注意对历史的研究,随着岁月之流逝,而积累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而“有中原文献之传”美称。金兵灭宋之际,使得中原地区不少著名的诗礼之家,书香门第家破人亡,这些被毁灭的家族所藏有的典籍也随之散佚殆尽。而吕氏家族则不然。由于吕好问先在金兵卵翼下的张邦昌政权中任职,而保全了吕氏一门的身家性命。后吕好问携家南下时,宋高宗已经即位,南方趋向安定,所以吕门所有的历史文献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就为其后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为其他学者所不及。全祖望指出:
自正献(吕公著)以来所传如此。原明(吕希哲)再传而为先生(吕本中),虽历登杨、游、尹之门。而所守者世传也。先生再传为伯恭焉,其所守者亦世传也。故中原文献之传,独归吕氏,其余大儒非及也。
这也就是说吕氏家学这一优势在吕祖谦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基于此,吕祖谦由经入史,通过对历史著作的汇诠和撰写,阐发其理学思想,形成了吕学的独特风格,同时亦开启了“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浙东之学”的新路数。
至此,我们断定吕氏家学对吕祖谦学术思想最后格局的铸定,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