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首先应是一部哲学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老子的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此时社会正处于奴隶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变革过渡阶段。政治上周天子已经失去统治天下的权势,出现了不贵而富的新兴阶级;经济上赋税制度改变,刑书、刑鼎等一类反映阶级利益的法律随之出现;生活上的尊卑有序的观念、准则和伦常等也发生变化并开始走向破裂;特别是由于阶级斗争、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大的变动和变革,迫使一些先哲贤达,开始了先注意“身外之物”,然后再认识自己的有利本阶级利益的哲学思考。古今中外,哲学的产生发展,大都是从“天道观”开始,而后“天人合一”,各抒己见,导致各种学派林立,争斗也十分尖锐。从老子的“天道观”来看,也客观说明了万物起源产生、运动争斗、变化更新以及万物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说是沉重打击了“天道有知”的神鬼迷信思想的,这也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本原、基石即“道”。我以为,老子的“道”和“德”同属于哲学范畴,“
道”说的是自然之道,是万物本原、基石,“德”说的是自然之道达到的一个境界,是自然天道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显现,所以至道至德,大道大德,上道上德,说的都是老子的天道人道思想所达到的境界。尽管老子对自己的所言之“道”和“德”,没有也不可能说清楚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最终只好用一个“是有是无”的“有形无形”的东西来一言以蔽之。但是,老子说道论德,并非就是只做做学问,说说思想,而是要修身养性、齐家治国。这一点在《道德经》中是随处可见和非常明显的。因此,老子的哲学思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虽免不了带有朴素、片面和不彻底性,但确实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部分。老子不愧为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深沉智慧的积淀和结晶,传至今日还不时发出亮丽的光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