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子导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820205
  • 作      者:
    许登孝著
  • 出 版 社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许登孝,1935年生,四川省盐亭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著名学者吴宓、赖以庄教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多有著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多篇散文、随笔,多首诗词。著有《长江三峡诗词选译注》、《通假字汇释》、《这里有一片新绿》、《巴蜀古城——邛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孟子导读》一书共七篇,二百六十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这在以竹简记载文字的年代,应该说是一部煌煌巨著了。自汉以来,历代皆有不少注本,注本之体例多为:每章有注(注释字词音义)、有疏(疏解上下句文章)、有章旨(归纳每章要旨)等几个部分。
    孟子,邹(今山东邹县)人,名轲,一说字子舆。其家世,或曰系春秋时鲁国公族孟孙氏之后,至战国,三桓子孙衰微,遂分适他国。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孟子早年丧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及长,师孔子孙子思,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孟子导读》一书是其不朽之作。
    孟子的思想是儒学中之精粹,博大精深,其内容固然“包罗天地,摖叙成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
展开
精彩书摘
    【译文】孟子到了魏国,见到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怕千里的遥远路程来到这里,想来一定带有有利于我国的方略吧!”
    孟子答道:“君王何必单单说到‘利’呢?除了‘利’,也还有更重要的‘仁义’呀!假如国君说要怎样怎样才能使我国有‘利’,士和老百姓又都说要怎样怎样才能使我自身有‘利’,像这样都一个劲地上要取下的利,下要取上的利,大家互相争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丧亡的危险了。因为一个国家如果这样上下交相争利,那么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有能力弑杀其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乘兵车的公卿之家;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有能力弑杀其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乘兵车的大夫之家。这是因为千乘之国他以万乘之利为多,百乘之家他以千乘之利为多,由于利的驱使,故以下弑上。而从天子的万分中只取了千分而成为天子的诸侯,从诸侯的千分中只取了百分而成为诸侯的大夫,这也不算少了,如果人们都这样先把个人私利放在前面,而把大众的公义放在后面,重私利而轻公义,那么不争夺利、不杀戮、不篡夺君位,就不会有满足其欲望而罢休的时候。
    “可是,如果一个人心中存有仁爱之心,他就绝不会遗弃他的父母,如果一个人心中存有人间正道,他就绝不会背离其国君而置之不顾。所以君王您应该重视‘仁义’,为什么要单单说到‘利’呢?”
    【导读】这是《孟子》一书七篇二百六十章的首章。从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起,儒家认为圣王之盛,惟有尧、舜、禹、汤、文、武,而尧舜等圣王之道,又以仁义为首。所以就用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而对以仁义,作为七篇之首,以统括全书。仁义,对孔孟儒家学说来说,无论是讲修身,还是谈治国。讲人伦还是谈政治;讲性和命,还是谈哲学;讲个人的私德,还是谈群体性的公德,都是必然要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孟子身处乱世,世道衰微,惟诈力是尚,现实的功利思想大行其道。倡仁义之说,有其强烈的时代针对性。用孟子的话说,当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因此,他倡仁义之说,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诚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均见《滕文公》下)从这里看出,孟子是从现实出发、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责任感来谈这一严肃的问题的。
    当时各国诸侯追求富强功利,见利忘义,“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梁惠王以为孟子是苏秦张仪一类崇尚诈力的人物,故劈头一句便是“有以利吾国”,孟子始终抱着仁义的理想,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以超然、凛然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回答:“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也并不是不讲‘利’,例如讲“鱼,我所欲也”、讲“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公卿大夫)”便跟从而至,讲“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民之说,等等,实际上都讲的是‘利’。但他反对人们只讲一己之私利,不讲社会的公义;而当‘公义’与‘私利’冲突时,‘公义’应放在首位来考虑。故孔子提出“杀身成仁,”孟子则讲“舍生取义”。这都是针对当时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的现实,体现出孟子拔本塞源,以匡救时弊的一番良苦用心。明乎此,我们对《孟子》全书内容便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文】(二)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
展开
目录
梁惠王上(凡七章)
梁惠王下(凡十六章)
公孙丑上(凡九章)
公孙丑下(凡十四章)
滕文公上(凡五章)
滕文公下(凡十章)
离娄上(凡二十八章)
离娄下(凡三十三章)
万章上(凡九章)
万章下(凡九章)
告子上(凡二十章)
告子下(凡十六章)
尽心上(凡四十六章)
尽心下(凡三十八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