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28582
  • 作      者:
    董小川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1999.1
收藏
内容介绍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塑铸的一场新的文化研究热潮悄然勃兴。90年代以来,世界冷战的结束促成了全球政治开始沿文化线重构。这绝不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一场笔墨官司,而是文化哲人对历史的反思、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东方文化的象征;美国文化是以基督新教为精神底蕴的文化。美国基督新教文化体用结合、包罗万象,它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文化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民族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铺陈道路,而不是刻意追求何者为尊何者为卑。既然如是,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大框架之中,某些具体的差异与同一、个性与共性的认知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文化界风云变幻、比较研究异军突起的境况下,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的比较研究似乎还是一块处女地,要梳理和省察文化就不可遗漏这两个文化之间的探究和对比。
展开
精彩书摘
    儒学本质上是一种圣学,是身心性命之学,是安身立命、持家治国之学。这就是说儒学能够给人以“德”、“智”。就表面意义看,这种学说及其效果完全是为了尘世间的生活,并无终极关心的意味。但是,从儒学的实际效用看,这种“正人正己”的用途与其他宗教并无二致,朱熹要“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就是要人们正人先正己,正己先存理,理就是终极关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危机篇中详加论述。<br>    港台新儒家把儒学叫做“道德宗教”是有一定道理的。道德宗教的意思是说儒教仅从道德角度看是宗教。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道德伦理,这就需要搞清什么是宗教伦理、儒家伦理等不等于宗教伦理的问题。简言之,具有神圣意味的道德伦理就可以说是宗教伦理。儒家伦理当然不等于宗教伦理,但儒家伦理是宗法伦理、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的结合:宗法是原则,政治是保障,宗教是手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董仲舒神化儒家思想的目的性得到结论。董仲舒的神学思想既有神秘主义色彩,又有宿命论特点,归根到底,其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为了当政王朝长治久安而宣扬宗教神学,把统治神圣化,把社会神秘化,这是一切宗教的共同特点之一。儒学的社会效用主要体现在这一点上。董仲舒认为,古代社会的王者是受天命而王的,其“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故圣王生则称天子,崩迁则存为三王,绌灭则为五帝。”
展开
目录
序言<br>第一章 传统篇<br>一、传统的认知<br>1.传统的继承性与积累性<br>2.传统的共时性与历时性<br>3.传统的融合性与渗透性<br>4.传统与理性<br>5.传统与文化<br>6.传统认识的误区<br>二、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br>1.宗教思想的承袭<br>2.伦理思想的承袭<br>3.政治思想的承袭<br>三、美国基督新教文化的欧洲根基<br>1.清教原则的继承与发挥<br>2.伦理思想的吸纳与改造<br>3.民主与共和思想的借用与诠释<br>四、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传统继承之比较<br>1.人与神的关系——宗教的认知与改造<br>2.人与人的关系——伦理的更新与超越<br>3.人与社会的关系——政治的回归与发展<br><br>第二章 宗教篇<br>一、宗教概念<br>1.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定义<br>2.辞书的宗教定义<br>3.学者的宗教定义<br>二、宗教类别<br>1.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br>2.原生宗教和次生宗教<br>3.传统宗教和历史宗教<br>4.预示宗教和神秘宗教<br>5.秩序宗教和救赎宗教<br>6.教会宗教和大众宗教<br>7.古典宗教和现代宗教<br>8.宗教和准宗教<br>三、宗教作用<br>1.无知与认知<br>2.盲信与相信<br>3.解脱与束缚<br>四、儒家文化的宗教性<br>1.偶像崇拜<br>2.典籍传承<br>3.伦理尊奉<br>五、美国基督新教的特点<br>1.一统化还是多元化<br>2.自由化还是保守化<br>3.政治化还是宗教化<br>4.世俗化还是神学化<br>六、美国公民宗教<br>1.美国公民宗教的渊源<br>2.美国公民宗教的内容<br>3.对美国公民宗教的认识<br>七、儒教与美国基督新教之比较<br>1.天与上帝<br>2.天命观与宿命论<br>3.《儒经》与《圣经》(注经、解经)<br>4.来世与现世,人世与出世<br>5.儒教与美国公民宗教<br><br>第三章 伦理篇<br>一、伦理的内涵与外延<br>1.伦理与伦理学<br>2.伦理与宗教<br>3.伦理与政治<br>4.伦理与时代<br>二、儒家伦理<br>1.宗法伦理<br>2.政治伦理<br>3.哲学伦理<br>三、美国基督新教伦理<br>1.宗教伦理——清教主义<br>2.哲学伦理——实用主义<br>3.政治伦理——自由、正义与公民权利<br>四、儒家伦理与美国基督新教伦理之比较<br>1.仁与爱<br>2.修身与原罪<br>3.人伦与契约论<br>4.道德伦理与经济伦理<br><br>第四章 政治篇<br>一、政治论辨<br>1.政治概念<br>2.政治思想<br>3.政治制度<br>二、作为政治的儒家文化<br>1.儒家政治思想——天子与民同在<br>2.中国政教合一制度——皇权加圣贤的体制<br>三、作为政治的美国基督新教文化<br>1.美国政治神学——上帝与人同在<br>2.美国政教分离制度——法治与神治的合作<br>四、儒家政治与美国基督新教政治之比较<br>1.政治伦理与政治神学<br>2.政教合一与政教分离<br>3.官僚政治与精英政治<br><br>第五章 危机篇<br>一、儒家文化危机<br>1.古代儒家文化的窘困——道与佛的挑战和新儒家的崛起<br>2.近代儒家文化的危难——五四运动与打倒孔家店<br>3.当代儒家文化的复兴(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定位论争<br>4.当代儒家文化的复兴(二)——港台新儒家与儒家资本主义说<br>二、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危机<br>1.18世纪信仰危机与第一次大觉醒运动<br>2.19世纪文化转型与第二次大觉醒运动<br>3.20世纪宗教保守主义与新宗教右翼运动<br>三、两种文化的对话<br>1.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分野<br>2.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br>3.家族本位主义文化与个人本位主义文化的演变<br>4.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br>四、危机的危机<br>主要参考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