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全若缺:全息观纵览与沉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38441
  • 作      者:
    刘克苏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克苏,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任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管理系教授,因陀罗网研究所所长,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中心策划。<br>    主要专著著《佛教史话》,《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善知识经济——因陀罗网经济学初步》,《康德文集》(合译)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br>    组织策划“儿童经典诵读工程”,并已策划出版:<br>    儿童中国文化经典导读教材,磁带,《论语》,《老子·庄子选》,《大学·中庸·笠翁对韵》,《孟子》。《易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诗经·礼记·黄帝内经选》,《史记·吕氏春秋·墨子选》。<br>    儿童英文经典导读教材一套六本,配磁带与CD。<br>    国乐启蒙:中国经典音乐欣赏,一套十二张CD。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全若缺:全息观纵览与沉思》从中外思想史和现代科技的角度分析全息观的形成和演变,揭示了全息观固有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作者以博古通今的丰厚学识,以文采飞扬、晓畅易懂的语言,梳理了柏拉图·布鲁诺、莱布尼茨、黑格尔直到全息照相术和玻姆的物理全息观,分析了《周易》、《黄帝内经》,印度的《大林问奥义书》和《楞严经》等经典,讨论了现代物理学、计算机,生物学,逻辑学中的全息观。<br>    经过当代广云数学的推广,无穷集合的基本性质可以重新表述为:无穷集合的任一部分都是无穷集合。根据这种因陀罗网数学精神,作者展望了“从因特网走向因陀罗网”的科技前景,勾勒出一幅“从知识经济走向善知识经济”的经典时代蓝图。
展开
精彩书摘
    谈到所有、一切、全部,这是有风险的。这似乎意味着把自己摆到上帝的位置上去了,因为好像只有上帝才有能力谈到一切。于是,谦虚地把自己摆在有限的会死的人的位置上,便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现代集合论已经不愿意谈一切,不愿意谈“所有集合的集合’’了,康德则在他的二律背反面前遇到了“无限的”麻烦,因为讲世界是无限的或不是无限的,都讲不通。然而康德到底假定了上帝,现代集合论则拥有自己的无穷公理。<br>    由上可见,全息论首先涉及下列关键词——整体、部分、信息、包含。<br>    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又将引出绝对、相对、有限、无限、全息、缺息、不包含等概念。其实,上文中已经出现七百来字和许多概念,除去重复者,其数目也已经很可观。假定可以从中引出无穷的概念,可能并不算冒失或轻率。当然,反过来做可能也对,因此也可以说只需引出有穷的概念。有穷的极限或趋势是零,或者是无穷小。这样,在有穷这个概念中,我们直接发现了无穷:无穷小。<br>    乍一看来,我们在这里对有穷和无穷有所混淆,因为我们开头讲“引出有穷的概念”,其中的有穷是指有穷大或有穷多,是指从全息论中引出有穷多概念,而不是指引出有穷小或有穷少概念。司是这么一解释,反倒看出有穷多和有穷少说的意思差不多,只是看问题的方向相反罢了。既然我们明白有穷的极限或趋势是零或无穷小,也就可见有穷与无穷有干系,不然我们怎么从有穷里面引出无穷来了呢?也许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出,而错误的引出就不该叫做引出。于是,对于什么叫做引出,又得加以解释。<br>    可是什么叫解释呢?这又得对解释加以解释。那么就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解释”。
展开
目录
序言<br>第一章 柏拉图的困惑:《巴门尼德篇》的千古难题<br>一 从一和多到一和全<br>二 单一和众多的悖论:《巴门尼德篇》评析<br>三 完全打通,处处设卡<br><br>第二章 布鲁诺:物物一太一<br>一 文艺复兴的巨子<br>二 太一和小一的矛盾:《论原因、本原与太一》评析<br>三 小一圆满有缺<br><br>第三章 莱布尼茨:每个单子都是整个宇宙<br>一 德国通才:莱布尼茨就是一个单子<br>二 小神和大神的不和:《单子论》评析<br>三 先定和谐的不谐和音<br><br>第四章 黑格尔:每个概念都潜含一切概念<br>一 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思辨大师<br>二 同一和差异的绝对张力:《逻辑学》评析<br>三 绝对同一中的绝对差异<br><br>第五章 《周易》:物物一太极<br>一 至简至易,至繁至难<br>二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小析<br>三 无极而太极<br><br>第六章 《黄帝内经》:人体是个小宇宙<br>一 穿一针而动全身<br>二 万物皆备于我:《黄帝内经》选析<br>三 从《内经》到现代穴位全息律<br><br>第七章 《大林间奥义书》:不增不减的大圆满<br>一 现代科学家亲睐奥义书<br>二 物理全息的哲学佐证:《大林间奥义书》选析<br>三 圆满的空洞<br><br>第八章 佛典略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br>一 佛海一滴<br>二 一切即一,一切非一:《楞严经》选析<br>三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因陀罗网之说<br>四 一切皆空:中观之论<br><br>第九章 现代科学中的全息观简析<br>一 起点:全息照相术<br>二 玻姆的物理全息观<br>三 张颍清的全息生物学<br><br>第十章 全息观若干问题的讨论<br>一 群体思考浓缩为自我思考<br>二 互息:死物和生物<br>三 互息:机械性和有机整体性<br>四 什么是信息<br>五 循环:什么是定义<br>六 再论循环<br>七 互息:部分与整体<br>八 互息:缺息与全息<br>九 互息:包含与不包含<br><br>第十一章 全息观的若干例证与展望<br>一 脑全息和思维全息<br>二 物理全息和心理全息<br>三 生物全息<br>四 逻辑全息<br><br>第十二章 全书提要<br>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