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5038032
  • 作      者:
    张一兵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一兵,1953年生于哈尔滨。先后获得黑龙江大学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等学位。现为深圳市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以及古建筑研究和保护。19821984年,为黑龙江革命博物馆馆员;19871992年,在北京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深圳古代简史》、《明堂制度研究》等,并在,古建园林技术、《书法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指认的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似自然性和物役性现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中历史辩证法逻辑主体向度的重要内容。可是,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马克思这一得要的科学批判话语却一直为人所忽略。《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作者在对大量经典文献的精心研读之上,重新提出和确证了这一重要学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并非永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功能度的特定水平上,社会历史发展才呈现类似自然界盲目运动的历史现象;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人类主体畸变为外部力量(自然和人的物化世界)的奴隶,而社会历史发展则外化为一种近似于自然历史运动的“无主体过程”;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似自然性与物径性并不是记恒的自然规律,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最终将超越这一历史性生存状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前时期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期。作者还在当代思想史和自然科学观的理论视角上,特别是结合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实践,论说了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立意新颖深刻,在思想原创与文本互动、史辨与论说、逻辑深入与生动浅出,以及理论研讨与现实反观等方面均有较为上乘的着墨,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不多见的探新之作。
展开
目录
《新学衡书林》总序
第二版自序

自序
引言 马克思之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论的一般逻辑线索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
第一节 人的本质就是超越自然的限定性
一 人类主体的自我超越性和创造性
二 新世界起源于精神
三 下流唯物主义
第二节 消除主客体颠倒背后 逻辑矛盾
一 回归基础:颠倒的世界与颠倒的世界观
二 要求主导:人是世界之本
第三节 经济异化:人是自己创造的奴隶
一 经济异化理论的建构: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本质
二 人类主体劳动本质的四重异化
三 共产主义:在主体意义上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四 一个重要的理论辨识

第二章  哲学新视界中的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主体
第一节 哲学变革中的逻辑框架转换
一 马克思哲学逻辑中的三大难题
二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逻辑框架的最初解构
三 新的理论基石:从人类能动主体出发的客观物质实践
第二节 哲学新视界中的自然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新世纪观的初始理论地平
二 经过人类主体实践中介过的人的自然环境
三 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及其运转机制
四 科学历史观基本原则的两次重要表述
五 实践唯物主义的对象化:一个关于小结的小结
第三节 历史辩证法视角中的人类主体地位
一 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失误
二 历史辩证法客体向度中的现实的人是什么?
三 马克思恩格斯真的不关注人类主体的生存状态了吗?
四 自主活动:一个新的衡量主体地位的科学尺度
五 共产主义不是应该确立的理想状态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似自然性和物径性现象的特设规定
第一节 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的缺失和对马克思的误解
一 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提的唯物史观的双重结构
二 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的再辩识
……
第四章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的再认识
第五章  恩格斯与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七章  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与历史辩证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