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701348
  • 作      者:
    吴倬主编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包括哲学观、实践观、物质观、发展观、真理观、价值观、思维观、历史观、时代观、人生观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评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导论”,作者把整个教材的理论内容集中在十个方面:哲学观、实践观、物质观、发展观、真理观、价值观、思维观、历史观、时代观、人生观,既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又不必面面俱到。这样的框架设计,使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给教师留下发挥能动性的余地,也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掌握哲学的实质和精华。
    ——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倬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一书,是一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有的教科书体系有重大突破的创新之作,是近年来哲学教科书编写工作的一项可喜成果。该书集知识性、哲理性、政治性于一身,特别是对那些对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又想进一步学习哲学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哲学典籍不知从何入手的青年学生和初涉哲学领域的读者,既是一部便于系统深入掌握的哲学知识的入门读物,又是一部可以长学习兴趣、引发深入思考的沉思之作。
    ——庞元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一问题在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即它们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范围,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重要的方面。第二方面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的范围。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是由其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的过程看,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问题之后才能够回答认识论问题。另一方面,本体论也不能脱离认识论。因为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哲学流派层出不穷,但所有哲学理论,从根本上看,都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它们的惟一标准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恩格斯指出:“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展开
目录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的审读意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审读意见

前言
第一章 哲学观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一、“爱智”的哲学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爱智”的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观的历史演进
四、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和哲学观
五、当代哲学观概览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第三节 哲学的品格与学习哲学
一、哲学的历史感与面向本文
二、哲学的现实感与面向现实
三、哲学的逻辑感与撞击思维
四、哲学的境界感与提升境界
五、哲学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

第二章 实践观
第一节 实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二、劳动创造人
三、实践是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三、实践与人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物质观
第一节 世界的分化与统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
第二节 哲学的物质观
一、物质的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四、哲学物质观的历史演进
五、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与人的社会实践
三、意识的内容、形式与作用
四、人工智能、信息及其对意识论的深化

第四章 发展观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一、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形而上学
二、作为一种世界观的辩证法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发展及其客观规律性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二、物质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三节 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
二、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的统——对立统一规律
第四节 人类把握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范畴
一、哲学范畴及其对世界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的把握
二、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
三、现象与本质
四、内容和形式
五、原因与结果
六、偶然与必然
七、可能与现实

第五章 真理观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一、实践的客观尺度与真理
二、哲学认识论及其历史演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认识论
发展史上的变革
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二节 能动的反映论
一、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二、认识的主体结构和能动作用
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三、真理的辩证运动
第四节 真理观的实践意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科学的真理观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

第六章 价值观
第一节 人同世界的意义关系与价值
一、实践的主体尺度与价值
二、实践的创价性与价值的特点
第二节 价值认识与价值观
一、价值认识的特点及其检验标准
二、价值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三、价值观及其社会价值导向作用
第三节 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
一、价值与真理的辩证关系
二、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人类解放
三、人类价值追求的崇高境界:真、善、美

第七章 思维观
第一节 哲学思维
一、哲学思维的反思性与批判性
二、哲学思维的综合性与理性自明
三、哲学思维的辩证智慧
第二节 科学思维
一、怀疑与假设
二、分析与综合
……
第八章 历史观(上)
第九章 历史观(下)
第十章 时代观
第十一章 人生观
附录一 思维训练习题
附录二 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附录三 推荐哲学阅读书目
附录四 主义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