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毛泽东思想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7321460
  • 作      者:
    刘海藩,万福义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毫不动摇地坚持毛泽东思想,这不仅是因为它过去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而且是因为它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确立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在现在,在将来,都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都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的新认识、新概括,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各个领域里不断取得伟大的新成就。值此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毛泽东思想综论》的出版,将表达对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忠诚和对伟大的毛泽东同志的深深怀念。
展开
精彩书摘
    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具有对抗性的矛盾,用对抗性方法解决,具有非对抗性的矛盾,用非对抗性方法解决,具有对抗和非对抗二重性的矛盾,用二重化的方法解决。矛盾的对抗形式或非对抗形式,五彩缤纷,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用简单划一的死板形式,对抗性矛盾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非对抗性矛盾只用另一种方法解决,是不会解决好矛盾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针对矛盾对抗性或非对抗性的具体形式,采取恰如其分灵活适当的方法,才能把矛盾解决好。
    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除了在理论层次上作了全面深刻的发挥和论述外,在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时,还提出了许多哲理上的范畴和方法论原则。如两点论、两分法、两条腿走路、团结-批评-团结等等,使高深的哲学问题通俗化,推动了和普及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应用和传播。但在毛泽东晚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阐释和运用中也发生一些失误。如把对立统一规律简单概括为“一分为二”,并同“合二而一”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唯物辩证法,后者是唯心论的形而上学。又如对矛盾的对立面的统一问题,突出强调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只讲分不讲合,这种认识显然也是不全面的。
    (二)毛泽东对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论述和贡献
    毛泽东在重点论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同时,对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也有许多重要思想和论述。
    第一,关于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规律有过大量论述。毛泽东的重要贡献,是把它纳入对立统一规律体系,并用这个规律对它进行了解释和论述,提出了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的思想。
    毛泽东认为,事物的质是事物过程内在的规定性。它表现在事物的许多特性之中。事物的特性是此物与他物关系上的一种规定性。事物失掉某些特性还不失去质之规定性,但如果失去了质之规定性,就变成他物了。质同物之本身不可分,而质的规定性是事物的特殊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①世界上诸种事物千差万别,相互之间有质的不同,其内在原因或根据,都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事物的量就是事物特殊矛盾发展的程度,即数量关系。量和质是对立面的统一。“量与质是同时存在(非分割的),同时发展,二者是统一的。”②任何质都表现为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同样,任何量都是一定质的量,离开质也就没有量。质和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超出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质变之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采取的方式是“飞跃”、突变。“不但过程而且阶段,凡有质的变化就是飞跃。”③飞跃的特性、形式、速度、强度,因过程的不同而不同,即受旧质的特性所规定。飞跃就是旧事物消灭,新事物产生。在“飞跃的瞬间,旧质消灭,新质产生(以旧质为基础)。旧物之质与量都中断,新质与量开始发生。”④在新质即新过程或新阶段中,保存有旧质的残余,而且长时间交错存在,但主导方面是新的质和量。量变是在同一性质范围内数量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变化。毛泽东说:“量是渐渐地变,质是跳跃的变。”⑤量变的发展速度依质的情况而不同。质规定量,质特殊量也特殊,量的特殊发展,为特殊的质所规定。质在过程各阶段中起变化,规定着量也起变化。毛泽东认为,量变质变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之一。他说:“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是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变化的面貌。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
(二)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古代的知行观
(四)古代的任贤、民本思想
(五)古代的伦理思想
(六)古代优秀的军事思想
(七)古代进化和发展的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系统化
(四)毛泽东思想的验证和全面展开
(五)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和曲折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特征的唯物论
(一)实事——物质
(二)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三)是——客观规律
(四)反对主观主义
三、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
(一)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和贡献
(二)毛泽东对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论述和贡献
四、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一)毛泽东的实践观
(二)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
(三)毛泽东的真理观
(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五、以社会基本矛盾为基础的历史唯物论
(一)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二)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六、毛泽东对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一致性的新贡献
(一)毛泽东赋予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以新的内容
(二)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一致性的基础是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三)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一致性的主体
第三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理论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特点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技术革命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四章 毛泽东政治思想
一、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和中国革命的理论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三)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二、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一)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二)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人民军队是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主要依靠
三、统一战线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内容及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实质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及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贡献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学说
(一)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
第五章 毛泽东建党思想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成熟和完备
(三)毛泽东建党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四)毛泽东建党思想在建国以后的发展
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第一位
(一)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其实质就是要“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
(三)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三、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一)正确实现党的领导,首先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二)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三)正确开展党内两条战线的斗争,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
四、党的三大作风是区別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一)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二)注重党风建设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党的一切力量坚强地团结起来
(一)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概括和论述
(二)要把“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
(三)实行民主集中制要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
(四)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创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
六、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路线建设党的干部队伍
(一)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
(二)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三)执行正确的干部政策
(四)搞“五湖四海”,全面团结党的干部队伍
第六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涵义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的战争观与方法论
(一)毛泽东的战争观
(二)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三、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一)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
(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三)人民军队的治军方针
四、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一)人民战争的理论依据
(二)人民战争的基本经验
五、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二)内线持久与外线速决的作战思想
(三)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形式
(四)歼灭战的作战方针
(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六、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一)国防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三)国防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七章 毛泽东文化艺术思想
一、文化艺术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二)文化艺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艺术的发展道路
(一)文化艺术的”源”和”流”的关系问题
(二)文化艺术的普及与提高问题
(三)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
五、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统一战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统一战线
(三)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
第八章 毛泽东民族宗教思想
一、民族和宗教问题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
(三)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三、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化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
(二)民族化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三)团结、教育民族上层爱国人士
四、宗教和宗教信仰
(一)神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別是农民的绳索
(二)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
(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四)团结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
五、研究宗教。批判神学
第九章 毛泽东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
一、毛泽东对中国古代领导思想遗产的批判和继承
(一)对古代哲学中领导思想精华的阐发
(二)研究古代亡国教训,探索治国之道
(三)借鉴历史决策经验,提高决策水平
(四)发扬古代用人优良传统,实行”任人唯贤”干部路线
二、毛泽东领导思想的核心——正确对待群众和权力
(一)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二)民主集中制与权力制约
(三)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
三、毛泽东的领导哲学思想
(一)战略哲学思想
(二)政策哲学思想
(三)策略哲学思想
(四)领导者的思想素养
四、毛泽东的领导艺术
(一)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领导艺术的基石
(二)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
(三)巧妙运用”对立面的同一性”——“结合”的领导艺术
(四)创造精神——领导艺术的灵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