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文史新刊: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研究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098259
  • 作      者:
    李文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文史新刊: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研究》是研究宋金时期河东南路戏曲形成和发展的专著。作者运用文物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物、文献、田野考察、墓葬发现、碑志检索和实录等,特别是当时与戏曲形态相关的诸宫调、院本、杂剧、墓葬习俗的综合研究与论述,全面勾勒了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的发展脉络,阐明了金代河东南路戏剧形态在民间从萌芽到成熟的历程与特色,对河东戏剧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上承宋杂剧,下启元杂剧”的独特地位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就某一地区的戏台进行研究。丁明夷先生的《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一文介绍了万荣县、沁县、临汾县、洪洞县、芮城县、石楼县等地的戏台,指出:“从北宋初年开始,山西(特别是中南部)的农村中就建立了砖砌木构的固定舞台;到金代,连墓葬中也出现了舞台作场的雕饰。”文章最后,在对有关舞台资料钩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古代舞台的演变过程为:“总之,中国舞台演变的大致趋势,就是:由平地上演出到建立高出地面的台子;由上无顶盖的露天舞台到有屋顶的舞台;由演出面的四面观到一面观。”②1973年,刘念兹先生的《从建国后发现的一些文物看金元杂剧在平阳地区的发展》一文,对建国后发现的金元戏台作了概括:“金元杂剧在平阳地区的活动与寺庙有着密切的关系。……平阳地区许多戏台的建立都与寺庙有密切关系,有的舞台本身就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在山西各地规模大的寺庙,多在正殿之前建造一座乐亭。”③<br>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剧场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进入了繁荣期。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戏曲文物”中古代剧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1986年,刘念兹先生的《戏曲文物丛考》出版,宣告了戏曲文物学的问世。之后,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刊物,一大批的学者投身到戏曲文物的研究中来,出现了大批关于中国古代戏台的研究著作、论文。著作有:1987年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的《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1989年廖奔先生的《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1993年周华斌先生著《京都古戏楼》;1996年高琦华女士著《中国戏台》;1997年廖奔先生著《中国古代剧场史》;1999年侯希三先生著《北京老戏园子》;2000年谢涌涛先生著《绍兴古戏台》;2001年车文明先生著《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2002年陈琦先生著《徽州古戏台》;2003年侯希三先生著《戏楼戏馆》;2004年韦明铧先生著《江南戏台》,乔延忠先生著《山西古戏台》;2005年周利成、周雅男先生著《天津老戏园》,薛林平、王季卿先生著《山西传统剧场建筑》,车文明先生著《中国神庙剧场》;2006年冯俊杰先生著《山西神庙剧场考》,邓幼明先生主编《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2007年徐培良、应可军先生著《宁海古戏台》;2008年谢惠钧、谢雨先生著《湖湘古戏台》,江西政协乐平市编委会编《中国乐平古戏台》,河北省蔚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蔚县古戏楼》;2009年罗德胤先生著《中国古戏台建筑》,吴开英、周华斌、柴泽俊、罗德胤、车文明等先生著《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王胜华先生主编《云南古戏台》;2011年车文明先生《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曹飞著《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等等。至于研究论文,由于较多,此处不一一列出。<br>  关于金代河东南路神庙剧场的研究:<br>  现今所发现的金代神庙剧场,除河南登封中岳庙金承安五年(1200)露台、河南安阳蒋村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墓戏台模型外,都集中在河东南路。<br>  冯俊杰先生在《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对现在属于山西省的部分都作了详细的描述与考证。冯俊杰先生在书中统计现存金代剧场与后人改造和仿照的金代剧场共有8座。冯俊杰先生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察,通过对神庙建筑的建筑特点描述,征引碑刻文献,一一予以考证,还在此基础上,将神庙所祭祀之神分为民俗、政统、佛教、道教等四大统系,并考证了不同庙宇、不同神的祭祀过程。蒋星煜先生在为该书作的《序》中说:“我觉得《山西神庙剧场考》也有许多项第一次:第一次把寺庙所奉祀的神灵加以综合分类,然后归纳为民俗神系、政统神系、道教神系和佛教神系,其所属之神庙亦随之为民俗神庙、政统神庙、道教神庙和佛教神庙,再分别论述其剧场之概况。第一次同时从宗教、建筑、戏剧三个方面对神庙进行研究、考察。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作拉网式的调查研究,能够对供奉同一神灵的神庙剧场进行联系和对比。”①<br>  ……
展开
目录
序<br>绪论<br>第一章&nbsp;金代河东南路戏剧之研究<br>第一节&nbsp;河东南路杂剧院本之研究<br>第二节&nbsp;诸宫调的整理与研究<br>第三节&nbsp;戏剧文物的发现与研究<br><br>第二章&nbsp;河东南路地理文化特征<br>第一节&nbsp;金代河东疆域概说<br>第二节&nbsp;金代河东南路的地理文化特征<br>第三节&nbsp;河东南路的乐舞传统<br><br>第三章&nbsp;金代河东杂剧<br>第一节&nbsp;河东杂剧的发展<br>第二节&nbsp;河东杂剧的体制<br>第三节&nbsp;河东杂剧对元杂剧的影响<br><br>第四章&nbsp;金代河东南路之诸宫调<br>第一节&nbsp;现存诸宫调及文献记录的诸官调名目<br>第二节&nbsp;诸宫调与北曲杂剧之关系<br><br>第五章&nbsp;河东南路之金代剧场<br>第一节&nbsp;中国古代剧场沿革<br>第二节&nbsp;河东南路宋金时期的露台<br>第三节&nbsp;河东南路神庙剧场<br>第四节&nbsp;金代剧场对后世剧场的影响<br><br>第六章&nbsp;金代河东南路之丧葬与戏剧<br>第一节&nbsp;河东南路金墓概说<br>第二节&nbsp;金代河东南路的丧葬习俗<br>第三节&nbsp;孝在丧葬中的体现<br>结语<br>参考文献<br>附录<br>附录A:河东南路金墓统计表<br>附录B:宋金元碑刻<br>附录C:上党院本<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