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仁智大国 创造性介入概说
0.00     定价 ¥ 6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295243
  • 作      者:
    王逸舟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仁智大国:“创造性介入”概说》是解析新时代中国外交取向的佳作,“创造性介入”,则是塑造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念。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逸舟 1957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政治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仁智大国:“创造性介入”概说》是作者“创造性介入”三部曲的合集。在整合以往三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他将中国应该塑造的国际形象归纳为仁智大国。从确定中国外交的新取向到审视国内的外交体制,再到国内外交能力的建设,作者认为,本书提倡的“创造性介入”,不应当只是视为倡导积极进取、角色活跃的对外态度,它同时对自身长短有清醒的估计,努力成为有风范的、进步的、被本国人民热爱并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国家。智且仁,是也。

展开
精彩书摘

东亚新秩序

在习近平的外交布局中,中国周边地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例如,近几年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专门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会上习近平提出了 “亲、诚、惠、容” 的四字方针,把它作为对邻国工作的特殊要求;中国领导人还利用主办亚信峰会,提出了树立亚洲安全观、制定地区安全行为准则、协调本地区各国应对重大突发危机等倡议;中国政府新近推出的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对外战略经济规划,也以周边地区为主要基石。依笔者个人的解读,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外交方针的制定,主要有三点战略考量:其一是扭转前几年美国 “重返亚洲” 战略给中国与邻国关系造成的被动不利局面;其二是为中国引导建立的亚洲经贸和安全格局创造合适的氛围;其三是保持以中国为重心的东亚区域相对繁荣稳定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全球影响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习近平这一代中国领导人,既能 “硬的更硬”,亦可 “软的更软”。举例来讲,中国一方面提出了 “海洋强国” 远景目标,大力发展海军和民事海上力量,敢与日本、菲律宾、越南及背后支持它们的美国较量,大力维护和扩展中国的海洋权益;另一方面主动向多数国家释放善意,更加积极地提供解决海洋争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提出诸如 “双轨思路”、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重大倡议。几年时间里,中国周边外交出台措施之多、涉及面之广,令人眼花缭乱,很短时间内扭转此前几年只是 “撞击反射” 的被动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由美国及其盟友 (尤其是美日同盟) 掌控的东亚旧秩序,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受到近几年冲击波的震撼,变得裂痕累累。东亚新秩序的天平,正在向中国一方倾斜。

  “命运共同体” 理念

2012年,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时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多个场合,他分别提到了 “中非 (非洲) 命运共同体”   “中拉 (拉丁美洲) 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巴 (巴基斯坦) 命运共同体” ;尤其是,提出 “一带一路” 规划,要促进有关国家逐步形成 “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习近平还说: “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见王毅:  《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 2013年9月10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类似的讲话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它不只是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表明了对外界急剧升温的 “中国威胁论” 的批驳态度,而且从一个角度显现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大国道义感和责任意识。虽然目前很难说国际社会对此有多少了解,未来这种理念肯定会发生持续的作用。

 统筹内外利益

今日中国是全球化最主要的参与者和获益大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 “走出去” 方针之后,中国巨人一日千里似地迈向地球各个角落,海外利益越来越大、GDP之占比越来越高,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局势对于国内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上升。正因如此,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强调,要注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套规则,努力使它们之间不是摩擦对抗,而是协调对接。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我们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 琢磨一下,这种思路对于中国外交和军事的下一步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中国肯定将加大对海外利益的保护,对中国在全球的人财物安危予以更多预防性安排;中国人民解放军需要重新审视国防和军事现代化的目标,增加譬如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打击公海犯罪的能力建设、远投力量各军兵种比例调整等内容;中国政府必然依照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与既定目标,向周边和世界其他地区梯次转移富裕产能和实现产业对接;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在本部门本公司的议事日程和资源配置上考虑外部因素。统筹内外利益的外交和安全学说,成为今天中国策论的主流。

  “一带一路” 倡议

习近平外交的亮点之一,是 “一带一路” 重大倡议。这个由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在2013年秋天对外宣告、最初以中国中亚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中国东盟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为目标的合作倡议,得到出乎意料的热烈响应,几年内有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参与意愿,地理范围扩大到中东、非洲、中东欧和亚太等地区,纳入的多半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 (约44亿人) 和经济总量 (约21万亿美元) 分别占到全球六成和近三成。中国政府先后出资400亿元和1000亿元人民币建立 “丝路基金”,大力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简称 “亚投行”,中国在其初始股本1000亿美元中占有重要比重),以满足基础设施建造和相关投资信贷的需求。

综合分析,这一规划具有多重意义。首先,经济上,它可以使中国政府拥有的几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和大量闲置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得到利用,缓解国内需求不足、增长乏力的困难。从较长期看,它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业和高端技术的同时,把传统产业的一部分转移到目前急需它们的许多国家;这方面,相对于其他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中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及性价比优势,如高铁、常规工业品、实用技术和基础设施建造能力,对发展中世界的政府和民众都更有吸引力。这一倡议令中国在国际经贸舞台发挥了日益关键的作用。其次,政治上,中国大力推进的这个战略经贸倡议,通过长远布局和战略投入,增强周边地区和友好国家对中国的向心力,减少乃至化解原有的某些利益纠纷和心结,逐步确立中国作为世界角色的地位。往大处说,这是世界历史在21世纪前期长期再平衡过程的开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数百年后全球宏观政治经济的校正,是历史悠久、体量巨大的中国为人类文明演进做出新贡献的势头。无论尚存多少不成熟之处,也不管前进道路上会有什么曲折, “一带一路” 正在成为中国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一个品牌,成为以 “互联互通” 方式带动国际发展和倒逼国内改革的重要抓手,它使得中国加入当代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进程的势头更加难以逆转。


展开
目录

目录


引语/ 1

第一部分基本线索/ 4

一、 外交本质/ 5

二、 研究线索/ 7

三、 创造性介入/ 11

四、 场景推演/ 17

五、 外交转型/ 33

六、 全球趋势/ 40

七、 理论支撑/ 64

第二部分代际转换/ 106

一、 毛泽东时代:屈辱催生的抗争立场/ 107

二、  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 117

三、  新一代外交:世界大国的机遇与考验/ 129

四、 外交转型的社会基础/ 151

第三部分能力建设/ 164

一、 外交公共产品问题:以对非外交为例/ 165

二、 欧洲人如何扮演全球角色?——借鉴与反思/ 214

三、 中国外交能力:新的方位及议题/ 243

结语仁的社会,智的外交/ 312

后记/ 3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