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外交》一书清晰易懂.权威可信且颇具洞察力,是外交学研究的人门必读书目。第二版增加了新的理论成果,研究了近年来对国际形势影响巨大的国际问题,如移民问题和叙利亚、乌克兰危机。这本书还介绍了从社交媒体到城市等一系列新的外交行为体,向学者们展示了外交最前沿。对于外交领域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少的入门读物
德国,外交与干预,1949年至今
1993年前, (联邦) 德国在外交手段和军事干预之间更倾向于前者。例如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德国外交局限于所谓的 “支票簿外交” (chequebook diplomacy)。德国支持美国领导的针对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行动,但并未参与其中,只提供了资金支持。仅开展 “支票簿外交”,而不参与具体行动,就让人无法明白德国的真正意图。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一次集体行动,该行动由联合国主导。但在当时,将德国士兵派往海外,参与联合国行动,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对于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 (Helmut Kohl) 和外交部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 (HansDietrich Genscher) 来说尤为如此。
但对于南斯拉夫内战,情况却有所不同。德国曾抱有若能早早地承认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共和国,便能实现停火的希望。虽然德国未通过欧盟便单独承认了这些共和国,且同时给其他欧盟成员施压,让它们也这么做,但这并未成功终止这场二战后欧洲经历的伤亡最惨重的战争。相反,战事愈演愈烈,波黑战争尤为惨烈。国际社会越来越多采取军事手段来终止这场战争,在波黑设立禁飞区便是一例。北约提供侦察机来对禁飞区进行监督,执行这一任务的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都是德国人。第一次海湾战争后,盟国不断向德国施压,让其更多参与到军事行动中。科尔政府最终屈服于强大的外交压力,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
这似乎是德国外交政策 “正常化” 的标志。当外交手段无法解决对国际和平的威胁时,除了军事干涉似乎别无选择。1999年,时任德国外交部长约施卡·费舍尔 (Joschka Fischer) 出身长期反战的绿党,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但他与来自社会民主党的总理格哈德·施罗德 (Gerhard Schroeder) 一同决定加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涉行动。 “正常化” 似乎勉强通过了一次艰难的测试。2001年,施罗德政府推动联邦议院批准了一项议案,加入了美国领导的消灭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联合行动, “正常化” 似乎在进一步推进。
2003年以后,德国曾经的顾虑又回来了。施罗德和费舍尔不仅拒绝加入布什的 “志愿者联盟”,还公开批评布什对伊拉克采取的行动。二战结束之后,德国在外交上从未如此。2011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 领导的中间派联合政府和外交部长吉多·韦斯特维勒 (Guido Westerwelle) 决定,反对在利比亚的人道主义干涉。当时,德国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未给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投赞成票而选择弃权的国家,而这一决议在美国、法国和英国看来为干涉卡扎菲政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德国也并未参与美国、法国和英国领导的军事干涉行动。在最近的一些事件如叙利亚和乌克兰危机中,德国也采取了这种谨慎的、以调停为主的冲突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用适当性逻辑来解释这些外交或军事行动选择吗?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一逻辑是合理的。多数德国人都认为不能重蹈覆辙,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的悲剧不能重演。但另一方面,这一逻辑难以解释为何德国参与了在南斯拉夫和阿富汗的联合军事行动。而1999年轰炸塞尔维亚的行动根本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德国为何参与就更难解释了。包括对军事力量进行限制的国内政治争论在解释这种变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为什么要学习外交?如何学习外交?003
一、 为什么要学习外交?003
二、 外交 (仍然) 重要吗?004
三、 如何定义外交?007
四、 拓宽外交学习的视野009
五、 小结011
第二部分外交发展轨迹
第二章历史演进015
一、 引言015
二、 古代外交016
三、 中世纪外交025
四、 现代外交031
五、 小结042
第三章伍德罗·威尔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外交046
一、 引言046
二、 公开的和平条约:负责任外交049
三、 自决:平等和民主057
四、 集体安全:法律与审议的权力064
五、 小结070
第四章全球外交的多样性073
一、 引言073
二、 战争与和平074
三、 经济080
四、 发展085
五、 环境089
六、 卫生093
七、 移民096
八、 小结099
第三部分绘制外交领域
第五章外交环境105
一、 引言105
二、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的形式107
三、 四项主要规定109
四、 更新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16
五、 深层背景118
六、 三大学派在深层背景上的观点121
七、 深层背景的实例123
八、 小结127
第六章全球外交的任务130
一、 引言130
二、 信息传递132
三、 谈判136
四、 调停143
五、 会谈149
六、 小结156
第四部分解释外交
第七章决策制定161
一、 引言161
二、 理性选择162
三、 古巴,1962年164
四、 心理学视角168
五、 伊拉克,2003年169
六、 适当性逻辑173
七、 德国,外交与干预,1949年至今175
八、 论辩逻辑177
九、 苏联,1990年179
十、 实践逻辑180
十一、 法国与非洲,20世纪60年代至今182
十二、 小结184
第八章建立外交关系187
一、 引言187
二、 制衡:从敌对到结盟 (反之亦然) 188
三、 美朝关系,1993—2016年191
四、 国家利益:超越同盟的合作关系194
五、 1957—2016年间的欧盟外交政策198
六、 国家身份:从敌对到结盟203
七、 从敌人到朋友再到敌人: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209
八、 小结212
第九章构建世界秩序215
一、 引言215
二、 外交官:地缘政治大厦的构建者217
三、案例研究:乌克兰危机223
四、 外交官:无政府文化的缔造者224
五、 案例研究:第三帝国的 “坏苹果” 外交229
六、 外交官:国际道义的设计者232
七、 案例研究:与气候变化外交相关的道义238
八、 小结241
第五部分规范的路径
第十章重塑外交官身份247
一、 引言247
二、 外交代表248
三、 外交与权力254
四、 外交官的招聘与培训260
五、 数字外交265
六、 小结269
第十一章国内制度改革273
一、 引言273
二、 外交与建设和平275
三、 最根本的问题:干预还是不干预?278
四、 应当为建设和平设立何种目标?282
五、 应采取何种方法达成此目标?285
六、 小结292
第十二章以和平方式重构世界295
一、 引言295
二、 预防性外交296
三、 国际刑事司法306
四、 小结317
第六部分结论
第十三章外交的未来323
一、 外交即交流323
二、 增进理解327
三、 性别与外交328
四、 反外交330
五、 展望未来:新型外交332
词汇表339
参考文献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