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形式源于楚国民歌,经屈原发扬光大。汉代时,楚辞又被称作“赋”,但它与汉赋不同,汉赋是半诗半文的散文,以铺陈辞藻、咏物说理为主;而楚辞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是诗歌。与《诗经》相比,《诗经》多四字句、篇章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句式参差错落、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书中选编了《离骚》等名篇并详细注释,方便读者理解。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其代表作《离骚》常被作为楚辞的代称。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地位重要,打破了《诗经》后诗坛的沉寂,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流派。本书选取了《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供读者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