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是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该地区土壤养分亏缺,腐殖质作为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云贵高原紫外线强度大的角度出发探究土壤腐殖质在高原光照紫外线诱导下的降解机理及该过程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系统阐明了不同紫外线波长和土壤湿度条件对四种石漠化土壤易提取态腐殖质芳香性、相对分子质量、腐殖化程度、疏水组分含量、苯环上官能团取代基和光解产物种类的显著影响,并揭示了光解过程中土壤斥水持续时间主要受前期土壤水分影响,与土壤腐殖质官能团及组成关系不大,而光解过程中土壤疏水组分和表面官能团的亲疏水性是影响土壤的斥水强弱程度主要因素。本研究成果对弥补国内外在石漠化地区土壤斥水性领域相对薄弱的研究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提供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