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是一部系统研究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考察报告。该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前沿,总面积389882.50平方公顷,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荒漠植被群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以及古人类文化遗址。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通过分专题的科学考察,全面分析了保护区的气候特征、地质历史、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荒漠化现状、植物资源与植被、森林资源、脊椎动物资源、昆虫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及保护管理现状。研究发现,保护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沙活动频繁;地质历史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以岩漠和沙漠为主;土壤类型以风沙土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土地利用中林地和草地占比较大,但荒漠化土地面积广泛,风蚀荒漠化为主要形式。
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荒漠特征;森林资源以林地为主,树种资源较为单一;脊椎动物和昆虫资源种类繁多,体现了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和防沙治沙等措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还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管理机构的设置、保护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次考察,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书内容详实,数据丰富,是荒漠生态系统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领域的 valuable reference。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