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丝音韵(南音乐人口述史研究)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94636
  • 作      者:
    作者:许国红|责编:王鹭鹏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人则活态承载着这一历史。因其有“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将口述史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这一领域,由此形成口述史,可成为南音文化研究的备忘录,是研究、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声证明!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口述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本书按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综合众多因素,如覆盖层面、现实性、传承人的个人背景、重要性和价值等,选定了三位南音乐人作为研究对象:台湾汉唐乐府创始人陈美娥、渔民出身的集美南音社陈重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世安。这三人闽、台兼有,既有民间乐人又有专业职业乐人,既有体制内乐人又有体制外乐人,旨在使研究对象覆盖各层面,有代表性、典型性,帮助我们了解立体化的南音历史生态。 本书章节设置如下:绪论部分探讨非物质文化权利主体,分析南音的非物质文化内涵、南音海丝属性,介绍口述史在本书中的应用与思路,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框架基础。第一章以汉唐乐府陈美娥为例,讲述其艺术人生经历、汉唐乐府创建过程,重要的成功经验在于传承传统时立足于传统并再造,使南音乐舞体现出“中和”之美。陈美娥的南音创新举措引发艺术界广泛关注与讨论,既体现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彰显艺术家的突破与创新。第二章聚焦陈重山与集美南乐社,研究一位渔民对南音的坚守历程,从人类学视野剖析集美南乐社发展的情况,总结陈重山传习演艺之道。集美南乐社在基层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坚持本土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传承模式,对南音的传承与保护意义非凡。第三章以吴世安为对象,介绍其南音世家背景,分析其南音表演艺术精髓,研究其南音当代创作的理念和路径。在传承家族传统的同时,吴世安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南音作品,这一转变正是传统艺术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南音非物质文化权利主体
第二节 南音非物质文化内涵
第三节 南音的海丝属性
一、宋元泉州港的国际化商贸网络与南音传播的物质基础
二、文献中的南音海丝基因考释
三、南音在海丝沿线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节 口述史的应用与思路
第一章 乐舞传音——汉唐乐府创始人陈美娥
第一节 乐苑秋实人生
第二节 创建汉唐乐府
第三节 立足传统,再造传统
一、传统南音的继承阶段(1983—1987年)
二、传统南音的蜕变阶段(1987—1994年)
三、新古典南音乐舞创造阶段(1995年至今)
第二章 一位渔民的南音坚守——陈重山与集美南乐社
第一节 南音的坚守与历程
第二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集美南乐社
一、集美南乐社田野点描述
二、陈嘉庚与集美南音乐社
三、组织构成与活动
第三节 传习演艺之道
一、传习内容与曲目进阶
二、演艺之道
第三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世安
第一节 南音世家
第二节 南音表演艺术之精髓
一、吴世安的洞箫艺术
二、吴世安的南音韵律观
第三节 时代性的南音创作
一、《长恨歌》:南音传统曲牌现代化叙事
二、《凤求凰》:南音舞台剧场化突破
三、《晋水向海流》:南音交响化重构
第四章 勘误、补遗
第一节 南音《直入花园》属性考
一、南音《直入花园》传本溯源
二、南音《直入花园》本事及曲牌
三、南音《直入花园》属性变迁
第二节 南音洞箫与尺八
第三节 南音乐器海外融合与传播
一、福建南音乐器与朝鲜乐器的关联
二、福建南音乐器与日本乐器的关联
三、福建南音琵琶与越南琵琶
第四节 南音乐律学问题
一、“多重大三度”音调结构
二、“多重大三度”的乐律思维
三、宫唱而商和
四、同均三宫使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