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宇宙一秒间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81836
  • 作      者:
    作者:(英)杰玛·拉文德|责编:杨青|译者:石峰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英]杰玛·拉文德(Gemma Lavender):

作者。英国未来公司(Future Plc)知识与教育版块内容总监,《关于太空》(All About Space)杂志的编辑,也是英国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的编辑。她拥有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天体物理学和物理科学学位,是卡迪夫大学的物理教育研究员。她已出版几部关于空间和物理的著作,其中包括《量子物理》。


石峰:

译者。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教育学博士在读,并任辽宁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和外语教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英]杰玛·拉文德(Gemma Lavender):

作者。英国未来公司(Future Plc)知识与教育版块内容总监,《关于太空》(All About Space)杂志的编辑,也是英国国家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的编辑。她拥有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天体物理学和物理科学学位,是卡迪夫大学的物理教育研究员。她已出版几部关于空间和物理的著作,其中包括《量子物理》。


石峰:

译者。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教育学博士在读,并任辽宁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和外语教学。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买这本书是为了和我女儿分享。你可以把它拿起来,打开到任意一页,每次只看一个主题。这些文字都很简洁易懂,是一本精美的入门级读物,配上图片,读起来轻松有趣。

——亚马逊网站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宇宙

爱德文·哈勃:《作为恒星系统的旋涡星云,M31》,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1924—1929


宇宙无处不在,是一切存在的总和。宇宙充满着物质,星云聚集形成小行星、卫星、行星、恒星、星系和星系团……所有这些都被神秘的暗物质包围着。

宇宙是古老的。它诞生于138 亿年前的大爆炸,此后便一直在扩张。1998 年,天文学家发现,在某种未知力量的作用下,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科学家们将这种未知力量称为“暗能量”。

宇宙是巨大的。据估测,可见的宇宙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空间延伸了930 亿光年。在宇宙的历史中,这个可观测宇宙的地平线或宇宙边缘被定义为其光到达我们这里的时间距离。在宇宙视界的地平线之上,还有更多的宇宙,但是宇宙太大了,光还无法从那些地方到达我们这里。

1光年大约是5.9万亿英里(约9.5万亿千米),宇宙的大小或可借此感知一二。相比之下,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9140 万英里(约1.471亿千米),最外层的行星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28亿英里(约45亿千米)。


爱德文·哈勃,1889—1953

爱德文·哈勃出生于1889 年,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学过法律,当过学校教师,参过军,之后成为天文学家。在加利福尼亚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期间,他发现我们的星系之外还有星系,而且宇宙正在膨胀。人们对宇宙的理解由此发生改变。哈勃太空望远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重要著作

爱德文·哈勃,《星云世界》,1936 年

爱德文·哈勃,《作为恒星系统的旋涡星云,M 31》,1929 年

爱德文·哈勃,《河外星云的距离与径向速度的关系》,1929 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最左)参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山天文台,1931。后排左二为爱德文·哈勃。



旋涡星系 第66 页 大爆炸理论 第194 页

宇宙暴胀 第195 页 暗能量 第125 页


展开
目录

6 序言

9 本书使用指南


结构

12 宇宙

14 时空

16 物质分布

18 束缚系统

20 扩散物质

22 恒星

24 不发光物体

26 元素

28 亚原子粒子

30 基本力


历史与未来

34 宇宙诞生之前

35 宇宙大爆炸

36 暴胀时刻

37 从能量到物质

38 最初三分钟

39 元素合成

40 结构之初

41 光和物质分离

42 宇宙黑暗时代

43 第一代恒星

44 超巨星之死

45 原初星系

46 并合星系

47 银河系的诞生

48 宇宙循环

49 太阳系的起源

50 燃烧的太阳

51 行星诞生

52 月球诞生

53 行星迁移

54 吸收碎片

55 太阳的演化

56 太阳系的未来

57 太阳之死

58 遥远的未来

59 宇宙的命运


组成部分

62 丝状结构与巨洞

64 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66 旋涡星系

68 椭圆星系

70 不规则星系

72 矮星系

74 相互作用的星系

76 星爆星系

78 射电星系

80 赛弗特星系和低电离星系核星系

81 类星体和耀变体

82 本星系群

84 银河系

86 银河系晕和球状星团

88 旋臂

89 银心

90 星云形成恒星

92 博克球状体

93 年轻的恒星

94 系外行星

96 疏散星团

98 主序星

100 红矮星和褐矮星

102 怪兽星

104 沃尔夫- 拉叶星

106 变星

108 双星及聚星

110 红巨星

112 行星状星云

114 白矮星

116 超新星

118 超新星遗迹

120 脉冲星

122 恒星级黑洞

124 太阳系

126 太阳

128 太阳活动

130 水星

132 金星

134 地球

138 月球

140 近地天体

142 陨石

144 火星

148 小行星带

150 谷神星

152 灶神星

154 木星

156 木卫一

158 木卫二

160 木卫三

162 木卫四

164 土星

166 土星环

168 土卫六

170 土卫二

172 土卫八

174 天王星

176 天王星的卫星

178 海王星

180 海卫一

181 半人马型小行星

182 冥王星和冥卫一

184 柯伊伯带及其天体成员

186 矮行星阋神星和散盘型天体

188 彗星

190 塞德娜小行星和奥尔特云


理论

194 大爆炸理论

195 宇宙暴胀

196 狭义相对论

197 广义相对论

198 多重宇宙

199 碰撞吸积(太阳系形成)

200 行星迁移

201 万有引力

202 恒星光谱学

203 红移和多普勒效应

204 恒星结构

205 质光关系

206 恒星的能量来源

207 恒星演化

208 恒星核合成

209 恒星形成

210 胚种论

211 密度波和星系结构

212 星系演化

213 活动星系核

214 暗物质

215 暗能量


216 索引

223 图片来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