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塑思维,开启三十岁的无限可能 001
三十多岁,要确认自己所在的位置 002
◎ 没能寻到绿洲的年轻人 002
◎ 越早看清自己的位置,越重要 003
◎ 要善于盘点自身现状 004
三十多岁,要保持思维的柔韧性 007
◎ 趁着思维还未僵化,抛却无用想法和旧事物 007
◎ 没必要为二十岁之前的自己后悔 008
三十多岁,要夯实自身的基础 010
◎ 获得无价之宝的“信用存金” 010
◎ 向重要的人分享自我现状 011
◎ 趁着三十多岁,预先稳固重要基盘 012
趁着三十多岁,要理清自身优势 014
◎ 你做的普通小事是否惊艳过他人 014
◎ 掌握审视自我的“客观之眼” 015
趁着三十多岁,要掌握“美妙的错觉” 017
◎ 让你的思想和语言具象化 017
◎ 只需改变言行,就能轻松地实现理想 018
◎ 向登过山的人请教登山之道 019
趁着三十多岁,要提升容纳矛盾和接纳现实的能力 021
◎ 社会是个充满矛盾的绝美世界 021
◎ 尽快抛掉二十多岁时的“孩子气” 023
三十多岁,要建立自我思维轴心 025
◎ 别让他人评论操控你的脚步 025
◎ 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026
趁着三十多岁,要有“我的事我做主”的意识 028
◎ 是时候从“随大流”毕业了 028
◎ 大家一起“闯红灯”也会出事 030
趁着三十多岁,要多积累失败经验 031
◎ 接纳“不服输”执念背后的现实 031
◎ 从打败自己的对手身上学到东西 032
趁着三十多岁,要多接触行动派,而不是点评派 034
◎ 理解领导者的立场 034
◎ 想提升获胜的运气,最好站在击球区 036
第二章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解锁三十岁的社交红利 039
三十多岁,无须害怕人际关系的变化 040
◎ 不要总局限于同一个圈子 040
◎ 不要轻视价值观共享 041
三十多岁,要珍视自己的重要之物 043
◎ 没必要花时间搞清楚厌烦之人的可取之处 043
◎ 增加与意气相投之人的相处时间 044
趁着三十多岁,要掌握汲取周围人知识经验的能力 046
◎ 把优秀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 046
◎ 把“傍人门户”变成“假力于人” 048
三十多岁,必须明白牵线搭桥的规则 050
◎ 不要越过引荐人 050
◎ 珍惜作为“上游水源”的引荐人 052
步入三十岁后,就不要再追求安定和平凡了 054
◎ 如何度过跳槽前的三个月,决定你之后的职业发展 054
◎ 不惧万丈波澜,我要乘风破浪 056
三十多岁的你,必须要讲究礼节 058
◎ 越是好朋友,越要重视礼节 058
◎ 商务场合,礼节定胜负 059
三十多岁,要珍惜“与超乎想象的未知相遇” 061
◎ 不陷在同龄圈子,迈入更广阔的天地 061
◎ 体验作为顶尖人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 062
趁着三十多岁,要找到人生良师 064
◎ 选择什么样的人当导师 064
◎ 选导师前要搞清楚的关键要素 066
◎ 诚恳地按导师的指导去尝试 067
第三章 强化创造财富的核心能力,助力职场跃升 069
趁着三十多岁,要创主业、做副业 070
◎ 顺应时代潮流,乘势开展“主业+ 副业”模式 070
◎ 主业+ 副业,两条腿走路 072
◎ 三十多岁是最适合创业和做副业的年龄 074
三十多岁,正是挑战各种商业模式的时候 075
◎ 他人的委托即是考验 075
◎ 拿出超预期的结果 076
趁着三十多岁,要多磨炼表达和演示能力 078
◎ 除了“输入”,是时候该关注“输出”了 078
◎ 磨炼表达和演示能力的方法 080
趁着三十多岁,要多跑客户多拿单 083
◎ 成功的人在说话之前就开始行动了 083
◎ 靠跑客户去赚钱真的落伍了吗 084
◎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搞业务,都要面对面交流 086
三十多岁,求“质”,更要求“量” 089
◎ 真正的锻炼就是多实战 089
◎ 压倒性的“量”带来绝佳的“质” 090
趁着三十多岁,要搞清楚自我守则 092
◎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092
◎ 建立自我守则 093
趁着三十多岁,要搞清楚自己的获胜模式 095
◎ 没需求就没市场 095
◎ 面对重大项目,先分析再行动 096
◎ 养成提前研究自身优势的好习惯 097
趁着三十多岁,要掌握对事物的预判力 098
◎ 形成预判的习惯 098
◎ 预判力是事业腾飞的关键 099
以“退休期”视角看三十多岁 101
◎ 中青年期决定九成人生 101
◎ 向传说中的良马学习人生规划 102
◎ 为四十岁后能大放异彩做准备 103
第四章 打造全新人格魅力,升华素养 107
趁着三十岁多,要打造自身影响力 108
◎ 机遇是人创造的 108
◎ 了解影响力的特征 109
◎ 未来是个人影响力决定话语权的时代 109
三十岁后,要专注于提高共情力 111
◎ “共情式回应”才能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111
◎ 在中青年期提高沟通能力 113
三十岁后,要掌握表达方式并学会倾听 115
◎ 向专业展销人学习表达技巧 115
◎ 倾听能力制约表达能力 117
三十岁后,要有豁达的胸怀和肚量 119
◎ 热情对待新来之人 119
◎ 真正的强者,从不忘扶持后来之人 121
三十岁后,要多为上司周全考虑 123
◎ 请成功人士吃午餐 123
◎ 高位之人也是有感情的凡人 125
三十岁后,要学会巧妙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127
◎ 不要小看传统的打交道法 127
◎ 合理利用社交场所 128
◎ 不妨尝试奔赴一些邀约 129
三十岁后,无论多忙,葬礼绝对要参加 132
◎ 比起锦上添花,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人 132
◎ 我的书稿长期委托给羁绊出版社的原因 134
第五章 升级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己 137
趁着三十多岁,要把握好说话方式和称呼 138
◎ 人总是在仔细观察对方的措辞语气 138
◎ 称呼是心理距离的测量仪 140
趁着三十多岁,要摆脱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142
◎ 社交网络无法真正满足自我肯定感 142
◎ 社交网络上的言行被第三者窥视 143
趁着三十多岁,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145
◎ 出版行业的现状 145
◎ 仅仅是去书店逛逛都好 146
◎ 读书,是读者与作者一对一的人生共创 148
趁着三十多岁,要掌握获取真实信息的能力 150
◎ 大部分信息会变成免费信息 150
◎ 信息如潮,真实信息更显珍贵 151
三十岁后,做事要有计划性,不能得过且过 153
◎ 制订三十岁后的时间表 153
◎ 别让与工作相关的爱好占用休息日 154
三十多岁,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56
◎ 借钱之人的三个特征 156
◎ 思考金钱的意义 157
趁着三十多岁,要有做好形象管理的意识 159
◎ 管理自己的形象 159
第六章 抓住关键十年,掌握人生走向 161
三十岁后,别贪图安逸,寻求捷径 162
◎ 成功没有捷径 162
◎ 看似捷径,实则是最耗时的弯路 163
三十岁后,要积累功德 165
◎ 多伸手助人会扩宽你的未来 165
◎ 向“功德银行”存入善举 167
三十岁后,积极前行的理由 169
◎ 你珍视的人在幸福地微笑 169
◎ 你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170
三十岁后,有限精力为珍视之人付出 172
◎ 带着“FOR YOU 精神”待人处世 172
三十岁后的十年,是赢得他人好感的关键时期 175
◎ “先让自己幸福”的理念真的会让自己幸福吗 175
◎ 拥抱幸福,“FOR YOU 精神”乃关键方法 177
进入三十岁的你,是未来的接班人 179
◎ 和一些人相遇,与一些人相伴前行 179
◎ 通过养狗让我意识到的重要的事 180
◎ 致敬三十多岁充满希望的你 182
后记 三十多岁,真实且精彩地活,你也可以 183
展开
步入三十岁后,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都经历着诸多变化,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有时甚至会让人恍惚到连自己“哎,接下来该是多少岁来着?”都一时想不起来。就在我隐隐产生“再这样下去,转眼间就要四十岁了……”这样的危机感和焦虑感时,我遇见了这本书。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它让我思考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什么样的事情上。同时,我也意识到当下的时间并非无穷无尽。读了这本书后,我萌生出想要改变今后生活方式的想法。
我今年二十九岁,明显感觉一迈入三十岁,工作和生活大概率会迎来重大转折点。组建家庭后,就得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要是获得升职机会,就得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不少人在年纪轻轻时就结婚,或担任重要职务,但我觉得,没走到这一步的人,也完全没必要为此感到自卑。
其实,大家不妨尝试接触更多类型的工作,拓宽兴趣爱好,增长见识。读了这本面向三十多岁群体的书,我越发意识到,一定要好好珍惜还处在二十多岁的当下时光。
这本书聚焦生活中的关键议题,很庆幸,我在三十多岁时与之邂逅。这个阶段,生活和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我正需要一位指引方向的导师,而这本书恰恰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我迈入三十岁后已经几年了,真恨没早点邂逅这本书。它就像一位智慧长者,帮我认识了生活蕴含的强大力量,助力我将日子过得愈发精彩。
我今年三十六岁,正处于三十多岁的阶段。这本书不仅适合我,同样也很适合四十多岁,在孩子长大后,终于能从育儿重担中脱身的人群。我打算将它视作指引未来十年生活的宝典,依靠书中的智慧,规划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