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格致幽微:问道明心与古镜今鉴
第一节 澄潭印月:研究缘起
第二节 探赜索隐:相关研究
一、明代中后期的生活世界与社会文化思潮研究
二、王阳明的生命历程及其向度研究
三、王阳明的美学智慧研究
四、生活美学作为理论研究视域
第三节 致知发微:研究运思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四、逻辑框架
五、研究创新
第二章 闲观物态皆生意: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第一节 明代中期的生活审美与休闲文化
一、王阳明生活的时代
二、明代中期的休闲文化与生活审美特征
第二节 明代中期江南的生活审美与休闲文化
一、阳明思想孕育的土壤:江南休闲文化与审美风尚
二、真情真趣与狂士风流:江南士人的日常休闲生活
第三节 阳明的身世背景与生活审美
一、明代江南士人之阶层分化
二、王氏家族之生活审美文化传承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但得此身闲:山水之间的知行历程
第一节 高步云衢之前(成化八年至弘治十一年)
一、年少博游:“未妨适意山水间”
二、早年心路转折:“人生山水须认真”
三、《上国游》时期:“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四、归居绍兴:“心忘鱼鸟自流行”
第二节 早期官场之闲(弘治十二年至正德四年)
一、鸿渐于干:官闲养笔忙诗文
二、告归江南:溺道习禅以养疴
三、龙场之闲:以敬畏求洒落
第三节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正德五年至嘉靖七年)
一、有为而游:“闲云流水亦何心”
二、江西时期:“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三、晚年居越之闲:从“致良知”到“四句教”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棋声竹里消闲昼:王阳明的游艺之道
第一节 棋与琴:“玩世则弈,陶情乃吟”
一、棋:“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着棋”
二、琴:“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
第二节 书与诗:“点也虽狂得我情”
一、书:“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二、诗:“野夫非不爱吟诗”
第三节 “游于艺”:忙中之闲的闲适境界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闲心期与白鸥群:王阳明的闲乐之情
第一节 “自古有志之士,未有不求助于师友”:交友之乐
一、“不知何处是吾家”:明代中期的交友雅集风尚
二、“皆相视如一家之亲”:王阳明的同辈友人交谊
三、“万物一体”:王阳明及其后学的友道观
第二节 “个个人心有仲尼”:讲学之乐
一、“孜孜讲学之心”:出入举业与儒业
二、“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九声四气“歌教的实践
三、“读书讲学,此最吾所好”:打通内外的讲学之乐
第三节 “成于乐”:闲中之忙的闲适境界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青山从此做闲人: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生活美学思想的后世传承与影响
一、阳明心学:走向日常生活与情感解放的心理合一
二、知行与身心:晚明社会的生活美学与休闲新变
三、一往深情:张岱与晚明江南休闲文化
第二节 王阳明生活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游于艺”与“成于乐”:日常生活的审美之思
二、“闲中气象甚适”:当代中国生活之思
三、“敬畏“与“洒落”:跨文化的阐释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余论: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